历史上的贵州因十万大山锁闭而相对封闭落后。但历史在1939年给了贵州一个莫大的历史性机遇,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贵州,于国难中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叶科研,示范种植推广之先河。贵州茶叶在现代中国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而当代贵州茶业,正承前启后,杨帆远航。因其不可复制的茶树原产地等重要元素,以及当代贵州人奋发图强的精神与各级党委、政府不余遗力的支持与关注,贵州茶叶在全国茶叶大格局中前景无可估量,后发优势明显强劲。
“茶源馆”是贵州茶乃至中国茶的一扇窗子,推开它,就是推开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茶的物质与精神的世界。
作为本次茶博会重金打造的茶源馆,其神秘和创意在哪里?它将给我们展示什么样的精彩内容,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本报采访了“茶源馆”执行策划周开迅、徐嘉民、岳龙。
“茶源馆分为贵州“茶的起源”、“茶的人文”、“茶的民俗”、“茶的科技”和“茶的经济”五个篇章来展示,涵盖贵州从远古到现代的茶叶发展历程和深厚的茶文化。采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复原、再现古代贵州茶的生产和生活场景。”茶源馆策划人之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介绍说。本次茶源馆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承办。茶源馆的建设在全国茶业博览会开创先河,打破传统展销模式,融入了更多的茶文化元素和精彩内容。
贵州,一块神秘而原生态保存良好的内陆高原,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核心区,茶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17个世居民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把茶文化演绎得丰富多彩,缤纷绚烂,传承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茶文化。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在贵阳国际茶博会设置“茶源馆”的目的在于:把积淀最深厚的、最具历史性和民族性的、世界独有的贵州茶文化呈献在世界面前,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贵州独特茶文化的平台,摆开一桌感受中华茶源文化的厚重与丰富的精神盛宴”。徐嘉民介绍,茶源馆设置目的主要展示贵州蕴藏深厚、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宣传贵州茶,振兴贵州茶业丰富贵州国际茶博会,刷新茶博会茶文化展示方式,打造“中国·贵州绿茶国际博览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