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茶叶第一村”茶歌嘹亮、茶香阵阵
发布时间 2011-07-12 浏览 22780 次
群众的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陈廷明看到由于自身没有好的加工技术,没有统一的品牌做支撑,茶农实际获得的经济价值并不高。陈廷明带领班子成员探索出了“支部+公司+协会”的发展新模式,以扭转这种低附加值的状况。2006年,陈廷明带领本村种茶加工大户38户和村支两委班子,按股份制方式筹资组建茶业公司,建起了标准化的厂房和先进的茶叶生产线,还招商引资了两家茶叶企业,带动了该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核桃坝茶园规模已达7600亩,人均2亩以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他担任村支书时的2200元提升到了去年的8300元,全村村民拥有轿车170多台,家家有摩托车,现代通信、家用电器等一应俱全。

  面对富起来的核桃坝,陈廷明又提出了“茶业+旅游”两条腿发展的新思路。该村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着力在“强基础、兴产业、美村寨、展新貌”上下功夫,充分挖掘茶文化,大力推进以“千壶园”为主体格调的村庄集镇化示范点建设。村老年公寓、村级卫生院、茶文化广场、旅游接待停车场、茶青市场、标准化垂钓竞技场、文化“翠缘”接待中心等相继建成,核桃坝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化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秀范例。

  如今,行走在花园般的核桃坝,时不时传来核桃坝人满含幸福的爽朗笑声,在村民们的眼里,是陈廷明让茶园里飘出茶香,装点着核桃坝人幸福的生活,令人心境愉悦。村民张久胜说:“陈支书,我们服他、信他,跟着他干就有好日子过。”薛家坝组修通组路,要占陈廷明家四分地,群众找到他,他二话没说,还不要村民一分补偿;林家湾、黄角弯两个村民组一事一议建新村,陈廷明为了鼓励村民都积极的参与到建设,带头捐资了1000元;今年,有6个村民组搞“四在农家”创建,因占地等问题产生矛盾,陈廷明连续11个晚上召集群众开会,调解群众矛盾,使各组建设顺利实施;看陈廷明工作辛苦,逢年过节有的老人买瓶酒去“犒劳”他,陈廷明总是要比照多出酒的价格,给老人零花钱;村里的财务支出,一季度一公示,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

  对核桃坝的发展,陈廷明一直都有详细的规划和打算,陈廷明说:“村民种茶叶富了起来,现在就是要把核桃坝建设得更漂亮,让村民们生活更舒适,吸引城里的游客在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制茶、品茶人,感受我们这个老茶村的新景象,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荷包再鼓一点。”

责任编辑:HP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