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万茶厂不敌一个立顿
发布时间 2009-06-03 浏览 29775 次
的老相识,朋友间有个照应,于是便开始为其他的公司代销茶叶,慢慢地有了一定积累后,自己也跟着做起了茶叶生意。现在他在马连道和京西茶城都有分店。当了老板后,总是很忙,李拧每天都在两头跑,事必躬亲,现在正是春茶上市的时候,回福建的行程也就是近几天的事了。

忙碌之余,李拧还在想办法融资。他希望通过融资把茶做得更大,和书画工作室结合起来。中国茶叶作为朋友交流、政商接待的历史延续了千年以上。咖啡在中国根本不具备商务、休闲的独占性,精选茶叶、茶具,使用专业正宗的泡茶工艺流程,辅助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家具同样可以成功为消费者创造超越星巴克的消费体验。同时,中国茶文化里面的“温、和、醇、贵”又代表了商务交流的诚、挚、真,为中国式茶馆提供了最佳的背书。目前在全国各地,商务人士已经越来越多地喜欢在茶馆的轻松、温和气氛里洽谈商务,几乎所有的咖啡馆都已经纷纷增加了各种茶叶,可惜的是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被咖啡馆占有,而没能实现由茶道向“人道”与“商道”延伸。

李拧觉得,茶行业传统的坐店经营和陈旧的营销理念已经严重影响茶叶企业的发展。他想把单一茶庄运营成一个茶叶综合性企业,建立起有文化特色的茶产业商业模式。

但事实上,茶叶行业要想出一个综合性企业是很困难的。行业之外的资金不敢进入,风投在这方面也不太了解,不敢贸然投钱,因此融资对他来说仍有距离。要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没有更大的资金介入几乎无望。

袋泡茶新资本寻求新空间

茶庄,以文化聚人气,茶餐,以养生当卖点。又到三月间,各地春茶节华彩开锣,名茶频频造势,是否一定能够带动其销路?不论是西湖龙井还是黄山毛峰,只有符合现代人方便、健康、时尚的消费习惯,中国茶才能走得更远。这是立顿给中国茶企的一大启示。

袋泡茶的发展得到新资本的广泛关注。云南龙润普洱茶集团是同行中向快销品市场迈进过程中起步较早的企业。其开发的袋泡普洱茶成为普洱茶进军超市的敲门砖,极力以新的姿态和形象拉近普洱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试图打造出“丰富的产品结构”,让人们“无论在办公室里还是在郊外,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普洱茶的乐趣”。

同样看好袋泡茶发展空间的还有中国矿业。去年年底,中国矿业作价6.4亿港元收购星愿(中国),对于庞大的资本市场来说,6.4亿港元的跨业收购并不能触动太多人的神经,但是对于中国茶行业来讲,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桩引人注目的大买卖。它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巨大的收购金额,而且也来自于一个传统茶叶企业被收购后即将发生的业务转型。

中国矿业方面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茶包销售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中国茶包市场尚未开发,仅占茶叶市场总销量很小一部分,有着巨大的潜力。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这笔交易意味着星愿会出现重大的战略转变,因为传统的茶叶销售盈利模式不适合这么大手笔的操作。这一分析在收购摘要中得到充分体现。据记者了解,从2008年2月星愿已开始生产大红袍茶包,并将继续致力于茶包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吴锡端是非常赞同茶企业走快销之路的。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茶企业是在和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不进则退。现在很多茶产品是通过直销店、连锁店或者专柜等方式销售的,而这种方式离广大普通消费者有一定距离,消费者不能很方便地买到茶叶或者茶类产品。对他们来说,日常生活中最为便捷的购买渠道就是超市、便利店等场所。茶叶要走出目前比较狭小的销售范围,就一定要打通这些渠道。

茶产业发展的三点争议

快销惟有大企业才做得来

金源茶城身为某品牌普洱茶经销商的林振家曾经从事过多年快销品的营销工作,深谙快销之道。在他看来,茶行业目前整体都还不具备进军快销渠道的条件。这个行业还处在中国传统的农产品的产销方式下经营,而快销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与目前的产销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进入快销渠道要有充足的储备资金、优秀的销售团队、足够的知名度,以及充足的货源等一系列基础,而目前无论是茶厂还是经销商,都没具备以上条件。

一个现代茶企业里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应该是销售部和品牌推广部。这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在前边开拓市场,一个负责在后边推进品牌知名度,才能为茶行业建立起顺畅的快销渠道。但这两个关键部门是我们目前茶厂或经销商的软肋。

另外,现在产品进超市的门槛很高,而且结账周期比门店时间要长,加上促销费用、人员管理费用等,投入市场的资金要比目前传统渠道所需资金多很多。如果一个茶产品在很多超市上架销售,茶企业就要有足够充足的资金以供周转,否则长期销售及推广活动的可持续性可能就无法保证。茶行业要想走快销渠道,还需要等待足够大的企业出现。

地理标志茶商看淡地理保护

去年年底,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昆明市等11个州市所在的75个县是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明确告知天下,普洱茶只能以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清茶为原料,并且在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

其实,用地理标志来为茶叶正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的铁观音、龙井、碧螺春也受到保护,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茶商对于普洱茶实行地理保护的消息似乎还未有耳闻,总体反应颇为平淡。

在马连道一家规模较大的普洱茶专营店里,记者看到有的茶砖已经贴上了一种地理保护标志,但是这些标志是国家环保总局印制的,并不是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布的。而且店里只有少部分茶砖有标志,大多数没有。一位店员说:“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马上贴上去。不过我们这里的熟客都是认准了我们的品牌,对这个标志没有太多兴趣。”

其实,地理标志保护只能说明茶叶的产地,却不能证明有标志的茶叶就一定比没有标志的优良。茶叶受气候环境和土壤的影响较大,有的引种出来的品种未必就比原产地的差。况且地理标志并不具备法律强制执行的意义,所以商家并不看好。

品牌产品品牌还是企业品牌

茶叶品种因其不同的文化、产地与历史典故打出了蜚声中外的“品牌效应”,而茶叶产品反倒因此而难以统一在一个品牌之下。福建茶商李拧认为,各种茶叶的饮用方式与鉴赏方式各不相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间也不一样,加工工艺更是繁杂多样,每个消费者对于某一种茶叶产品的喜好、理解与情结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让消费者相信某个品牌的各种茶叶产品都是好的、地道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能想象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斯沃琪等手表奢侈品品牌都是一家瑞士企业斯沃琪公司的旗下品牌吗?斯沃琪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个性,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经营奢侈品的斯沃琪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润之高是大多数企业无法想象的。那么“中国的茶叶这种具备先天性品牌故事与地域区分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突出企业品牌呢”?

日本在茶品深加工上先行一步

尽管没有官方的数据,但台资天福茗茶的小茶点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市场,据天福茗茶外馆斜街店的售货员介绍,标价20元、净重500克的茶金橘、茶话梅很受当下年轻人的喜欢。每日的走货少说也有四五十袋。目前天福茗茶总共推出了100多种茶叶零食,从产品定位来说,茶叶零食价格要比同类产品高10%左右。没有喝茶嗜好的年轻消费者成为这类食品的消费对象。茶瓜子、茶味口香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茶面条、茶糕点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在北京只有天福茗茶一家在经营茶食品。难道同类茶企业没有仿效的可能?“这叫贴牌生产,不是有没有可能做,而是到底值不值得做。”卢勇说,茶叶企业自身规模本就很小,做贴牌生产,一来成本高,二来牌子不够响也就没有吸引力,做出来自己都担心卖不出去。

虽然茶食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尚不明朗,但据吴锡端介绍,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茶叶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和日用生活品中,极大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加。台湾目前人均消费茶叶1.6公斤,但是真正按照传统方式饮用的不到一半。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我国内地可以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的做法。日本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已超过矿泉水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而且对宣传产地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茶叶深加工将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吴锡端说。

除了茶点和零食,深加工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2008年5月百年老字号“吴裕泰”在簋街建立一家集餐、茶于一体的文化型餐饮中心,首次探索高端连锁茶餐饮的经营模式。吴裕泰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已有很多地方希望加盟,但该模式还处于探索期,能不能推广尚不能确定。“立足于根本发展中国茶是毋庸置疑的,也许地域性强、消费个性化不利于塑造统一品牌,但这种地域性和个性也给中国茶叶创造了外界难以进入的基本市场,这是传统市场的保留地。”吴锡端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