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使用化肥加重黑土层水土流失
发布时间 2011-08-18 浏览 22897 次
使黑土层每年减少0.4-0.5厘米,一些地方的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60-70厘米减少到目前的20-30厘米,有的已不足“一犁土”。土壤侵蚀的结果使黑土逐渐向黄土、沙化的方向演化,或不能耕种。

  有机质下降

  施化肥加重水土流失

  据了解,农垦地区黑土地开垦50多年,齐齐哈尔市黑土地开垦已有100多年。由于水土自然流失和近些年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黑土土壤的自然肥力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据有关资料记载,1958年黑土中的有机质在4%-6%,高的则达8%以上;到1990年,黑土中有机质的含量下降到3%-5%,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已经达到2%以下。作物养分减少并失去平衡,造成作物单产低,总产量不稳定,农作物的品质也因土壤地力的减退而下降。为追求高产,农民近年来通过多施加化肥等来维系农业生产,据调查现在农民种地每亩地施化肥40公斤左右。大量农药、化肥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土壤日趋板结,可耕性越来越差,抗御旱涝能力下降,既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也加重了水土流失。

  亟需打响

  “水土保卫战”

  省环保厅环保工程师赵宴滨表示,我省黑土层变薄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和缺少“培肥地力”。水土流失主要是春季的风蚀和春、夏、秋三季的水蚀造成。风蚀和水蚀把土壤带走,使土壤瘠薄,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为增加土地肥力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则造成水土流失更为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黑土层的流失和黑土肥力的锐减,将会影响我省甚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为此他建议,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利用“生态法”,对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地块进行轮耕轮作,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相应植物进行固土地。根据不同地区改变垄向,顺坡改横垄。再利用“工程法”,通过建“回填”“过水坝”“截流”等工程,防止水蚀。进行“秋整地”,减少春季土壤风蚀。同时,建立保护性耕作制度,改变落后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增加秸杆还田和农家肥施用,实施培肥沃土工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某些区域可以实施草田轮作来恢复黑土肥力。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