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茶市小作坊现状待提升
发布时间 2009-06-03 浏览 23909 次
小作坊会偷工减料、减少杀青程序等,销售环节则通过低价等恶性竞争手段。”像易武同庆号拥有自己茶园、茶叶加工车间的茶企业,在京城各茶城并不少,很多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由于人工采摘成本、生产成本等增加,茶商们又相互打压价格,很多小茶厂都在勉强维持着。一位在马连道经营茶叶近20年的沈老板向记者抱怨,市场客户是有限的,茶商虽然不断增多,但60%的商户在勉强维持。

  “小商户缺乏企业发展规划,资金回笼后没有用于规模化生产,加工环节多停留在手工制作环节,与立顿等国际知名茶品牌自动化、科学化的生产流程还有很大差距。”在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委员会成立周年纪念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于观亭对记者说,茶叶市场需要转型,摆脱粗放型的生产销售模式,企业利润才会增加。于观亭强调,现在茶叶企业不少,但品牌缺失现象严重,像张一元、吴裕泰等具有知名度的企业还很少。“通过并购等方式资源整合,集中资金、技术等优势,才能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