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粮市”德州粮食高产探秘
发布时间 2011-10-08 浏览 19196 次
全国“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

2010年,德州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总产达到753万吨,小麦、玉米两季单产合计1076.7公斤;粮食生产连续八年稳定增产,产量位居山东第一。

德州市多位农业干部向记者表示,德州市粮食生产的大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惠农政策的扶持。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德州市累计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资金6.28亿元、良种补贴4.26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7.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3亿元。另外,德州市出台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确定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增长10%以上,每年直接用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投入不低于1.5亿元。

“这些‘真金白银’极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种粮面积持续增加,粮食单产也屡创新高。”德州市农业局局长邵国君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严格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外,在“硬件”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是德州市粮食生产两大“法宝”。

记者近日在齐河县焦庙镇看到,整齐划一的田地一望无垠,周边新栽了一行行的树苗,新挖的沟渠相互联通、储水充足,一条五六米宽的柏油路横亘田间,每隔不远还有一座机井房。

黄金忠说,针对“十年九旱、年年抗灾”的实际,德州市坚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据德州市农业局统计,近年来,德州市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治理骨干河道20条,新打机井2.7万眼,每年引用黄河水10亿立方米以上,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5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9万亩;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2.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45万亩。目前,已建成“田成方、树成行、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农田400万亩。

除“硬件”外,德州市还在“软件”上下工夫。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村民孙丰忠是2010年的“山东粮王”。他告诉记者,2010年,他家的玉米亩产达到1029.6公斤,是山东省最高的。这个产量的取得,完全靠农技的力量。

“我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技培训和指导20多次,将秸秆还田、深耕等新技术应用到了高产创建上,还免费领到了县里发放的复合肥、防虫农药、杀菌剂等价值150多元农资。没有这些,就不会有这么高的产量。”孙丰忠说。

临邑县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业部每年拨付临邑县项目资金100万元,连续实施3年。“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两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0年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10%以上。”临邑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邵国君说,在粮食种植面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德州市粮食生产能力之所以能大幅提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农业科技的作用。

一是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了粮食生产“双晚”和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土杂肥、商品有机肥等技术,每年累计推广面积1800多万亩次,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充分发挥德州市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的优势,普及优质粮食新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育、繁、推体系,2007年以来累计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小麦、玉米新品种6个,筛选出适合德州种植的新品种55个,确定主推品种18个,良种普及率达到100%。

三是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近年来,德州市坚持以实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全面巩固提高县市区农技服务水平,延伸发展乡村农技服务新生力量,达到了“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