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注意规范化运作和管理,要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缪建平说,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发展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模式,建议农药界的生产、经营企业和科研应用单位主动探索创新运用合作载体做好农化服务,加快农药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3 农药科技创新将成为主旋律
绿色、生态、和谐是农药技术创新的目标,高效、低毒、环境友好是农药研发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农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专项经费达22072万元。
目前,国内农药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已取得登记的34个创新品种中,包含杀虫剂8个、杀菌剂17个、除草剂9个,累计使用达3.13亿亩次。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研究员提出,应该鼓励农药研发与市场对接前移,鼓励“政产学研用”相结合,让企业更早地参与到研发活动中,让成果更早地与市场对接。还要建设和支持生物种业等农业药物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应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互动螺旋式上升。
中化化工科学研究总院李钟华博士在谈到农药创制的发展时说,“十二五”期间将有10个以上的创新品种取得农药登记,这样会规避一些农药品种的垄断和和暴利。在降低用药成本、减少农民负担方面,创新农药的推广及应用前景广泛。李钟华说,除了已取得登记的34个品种外,还有4个品种正在办理登记过程中。而一些新创新产品市场推广难的原因主要为:新产品登记费用高;新产品适用范围窄;新创制产品价值与市场认可价值不匹配。
此外,国内众多农药生产企业正加大科研开发的投资力度。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在20多年科研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天然芸苔素内脂的生物酶解制备方法,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总工程师陈燎告诉记者,除了目前商品化的分子量为482和481的天然芸苔素内酯外,他们还获得了分子量479 和445的天然芸苔素内酯。天然芸苔素内酯在植物生理活性综合调节方面,具有安全、环保、无残留等优势,是化学合成品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