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所谓的煎茶之道
下一主题:周庄的“阿婆茶”传说
一说晋太元中,武陵渔郎幸入桃花源,避秦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盛情款待,传为佳话。又说唐大历年间道士瞿童遁隐桃花源,终日饮擂茶修真,遇仙而去,遂流传至今。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莅临桃花源水府阁畅饮擂茶,这一珍贵的历史画面,为桃花源擂茶史增添了极为灿烂的光辉,也必将为桃花源擂茶未来的发展揭开崭新的篇章。秦人擂茶名播九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绳亦喜饮擂茶,即兴题诗:"湖湘千里庆丰收,更逐渔人旧径游。小饮擂茶看茂竹,桃源长在世间留。"有道是:"擂茶三碗减衣裳,笑谈古今话衷肠。满盘尽是农家味,结朋交友情意长。"
桃花源千丘田里无桑麻,只生长理想。因而秦人擂茶的配方遵古制,以桃花源大叶茶珍品名为"野茶王"(1997年广州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并获得全世界的承认)的生茶叶为原料,尚有生米生姜两味,并添以茱萸、佐以食盐、伴以压桌,讲究的还配黄豆、芝麻、花生、陈皮、甘草,汲落英缤纷、别有天地的武陵溪之神水泡湿,一起杂放于钵底扁平环布螺旋纹的陶质擂钵,用磨秃仍不舍弃调换的山苍子木棒捣碎、研细(这即是"擂"字的本义),成浆糊状后可长久的留存淡淡的香味,也可使茶脚子日久不腐。
桃花源四季长饮"五味汤",千古不易其俗。喝一碗擂茶,领一份桃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