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乌龙茶的效用,我们将实验对象按实验前皮脂量的高低分为两组,即高于平均值组与低于平均值组进行比较,结果,皮脂含量 低的一组,实验前后分别为17.2μg/cm2、18.5μg/cm2,未显示大的差异,而皮脂量高的一组,实验前为54.9μg/cm2,实验后降为38.9μg/cm2,显着减少。此分析结果说明,乌龙茶饮用后并非单纯性地减少皮脂含量,而是对皮脂含量高的人降低效果大于含量低的人,即表明乌龙茶具有调节皮脂含量平衡的作用。 3 皮肤的保水能力 实验进一步对皮肤的保水能力进行测定。由于皮肤的水分含量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实验采用温、湿度保持一定的房间,入室30min后进行测定。测定的部位是面颊,先对自然状态的皮肤水分进行测定,然后在同一部位滴蒸溜水,拭去后再测定。此后每隔30s测一次,并作记录。给皮肤滴蒸馏水后,角质层先一时性吸水,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干燥,水分减少。通过它的检测即可获知皮肤的保水能力。保水能力经常用"保水率"来表示,保水率是指滴水120s后,皮肤所保持的水分量与自然状态时的水分量之比(保水率(%)=滴水120s后的水分量/自然状态的水分量×100).保水率的数值越大,说明角质层内"封闭"水分的能力就越高。本实验前后的保水率分别为122%和137%,实验后皮肤保水率有增高趋势。另外,与上述皮脂量的分组实验结果分析相同,我们亦将实验前保水率低于平均值与高于平均值的人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是,低于平均值组实验前保水率为94%,实验后提高到129%,表明通过饮用乌龙茶,皮肤角质层的保水能力有明显提高。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长期饮用乌龙茶,可以促使皮脂量保持平衡,还可提高角质层的保水能力。 三、活化自律神经,减轻压力 乌龙茶能提升自律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能预防因压力过大造成的暴饮暴食、以及因为想抑制焦躁而拼命吃东西的窘境,并有助减肥。 四、提高能量代谢 曰本对水、绿茶、乌龙茶进行提升基础代谢功能的测试,结果发现水并无特殊功效,绿茶则1小时能提高4卡的代谢,而乌龙茶最多,能提高9卡的代谢呦!且乌龙茶的功效可延续5个小时,所以1杯300c.c.乌龙茶就能消耗40卡的热量(相当于快走15分钟、上下楼梯10分钟)
一、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安溪铁观音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安溪铁观音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曰本和洋女子大学宫川丰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乌龙茶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试验,证明能显着抑制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乌龙茶,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乌龙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quot;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乌龙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乌龙茶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明乌龙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乌龙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1985年10月王泽农教授访问安溪茶乡时,赋诗一首,对安溪乌龙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铁观音,益寿延年六根清。新选名茶黄金桂,堪称妙药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疗百病体态轻。茶叶奇功说不尽,闽南风味故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