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晚清的衰落,在于茶叶文明的衰落”
周重林认为,晚清的衰落,不在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是在于茶叶文明的衰落,中国经济衰落的同时,正是英国在印度茶叶的帮助下崛起之时。
以茶制夷的思想,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来的一贯思想,在明代被发挥到极致,清代不过承袭了这一治国思想。乾隆曾经三次对俄罗斯实行贸易制裁,采取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得俄罗斯至少损失了500万卢布。
以茶制夷的共识,是建立在很广泛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对外关系的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把这种流行思想再次描述了一遍:“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茶叶和大黄对于西方都是必需的东西,而只有中国可以供给茶和大部分的大黄。”
从1867年到1894年,即便英国人大量输入鸦片,中国茶叶的出口额也能与进口额平衡。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决定。
但随着英国人开始在印度进行茶树种植试验的成功,茶叶不再是中国独有之物,无形的茶叶长城也便顷刻间轰然倒塌。随后日本茶在国际市场抬头,并返销中国的时候,中国丧失了贸易以及茶叶的话语权,彻底沦为看客,影响至今。
文化:“还有比茶更适合体现中国价值观的吗”?
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中认为,茶叶创造了英国,并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他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关系。
18世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即中国、英国和日本,同时也是茶文化得到最好弘扬和发展的地区。他的立论就是茶水消灭了细菌,英国全民饮茶的时代,正是十八、十九世纪,刚好是工业革命开始,人口膨胀,聚集居住,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另外下午茶点与茶会,更促成英国人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意识。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加了茶叶的热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而如今英国作为一个不产茶的国家,却有立顿这样的世界品牌,而中国有所谓的十大名茶,却没有一个成名品牌。目前中国茶叶生产工业化程度远低于肯尼亚和印度等国。周重林感叹:“茶是400年来中国向世界输送最多的物质,如今依旧活跃在人们的茶杯中,调剂着每一根敏感的神经。还有比茶更适合体现中国价值观的吗”。作者:谢勇强 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