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茶师和他眼中的“红楼梦大观园”
发布时间 2012-10-13 浏览 24849 次
 在黄老的办公室和柜子里,依旧保留着许多老茶厂当年获得的奖牌和奖杯。就如黄老所说,这些老黄历记录了茶厂走过的岁月历程,也见证了我们国家茶叶产业的发展史,“丢弃了真的很可惜”。每当黄老翻到记录着茶厂辉煌史的资料时,他都会自豪地笑一笑。

 “想放下却又放不下。”退休后,黄圣厚还是舍不得这个濒临倒闭的老茶厂,到62岁时他又重新挑起了担子,成为这个老茶厂的厂长。他舍不得茶厂里那些熟悉的老机器,当然更舍不得厂里十几名50多岁的老员工,还有那一箱箱他保存多年的老茶。

  现在,68岁的黄老依旧忙活着各种不同与茶业相关的研讨会,他说,只要还有品茶人喜欢这个牌子,他就会继续做下去,更别说现在还有很多老华侨熟悉了这个味。

  “再过几年就是放不下,自己也不想再做了,正式退休。”黄老说,到时他要好好的摆几桌庆祝下,只是说到这里时,老人不经意地拿起杯中的酒闷了一大口。

  为了放下,黄老特意去挑了一件印有“放下”字样的T恤来穿,表达自己的心声。但是内心中,他又真心舍不得这个老茶厂,所以他一直在提醒着周围的人,去关注他这一自己用心创建过却将有可能被遗忘的“红楼梦大观园”。

  据悉,“永春北硿华侨茶厂”为1958年政府拨出专款建设的国营华侨农场,当时安置归侨近400多人。拥有无公害茶园320公顷,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松鹤牌“永春佛手”、“闽南水仙”、“铁观音”和“色种”等四个品种二十多种规格的茶叶。当时,“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是一家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集种植、加工、销售、出口服务为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其与安溪、漳州、建瓯三茶厂齐名,同为福建省赫赫有名的乌龙茶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在鼎盛时期拥有近千名员工,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4”字唛号单独成箱出口,创办50多年来,累计出口乌龙茶2万多吨,上缴税利近亿元。

曾经鼎盛时期的老茶厂拥有近千名员工

如今的老茶厂只留下十几名50多岁的老茶师在维持着

原本忙碌的制茶机器如今已成为厂区里的“滞留地”

曾经繁荣的厂房如今已经人去楼空

老黄历记录了茶厂辉煌的历史也刻录了老人几十年走过的风雨

老员工们正在认真地挑拣茶叶

厂区的标语大多是黄老的手笔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