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企发展不错,个体茶农也做得红红火火。在虎邱镇芳亭村,制茶能手陈育青正忙着凉青、晒青,“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做茶的,现在我种了10多亩茶,也向别人收购一些。请了20个采茶工,有时一天就要加工500斤茶叶。一年赚三、五十万没问题。”
铁观音核心产区感德镇被誉为“铁观音茶市的风向标”,茶农自发形成的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感德镇人口6.2万人,茶季热闹时节,镇里的外地采茶工多达5万人。采购商从四面八方赶来,高峰时一天来了5000多部小车,堵车堵得厉害。”感德镇镇长、国家一级评茶师陈志明说,镇里的制茶师傅纷纷被茶企聘请,普通师傅一天工钱三、四百元,顶级师傅一天工钱高达5000多元。
据统计,安溪现有茶园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吨,2011年涉茶行业总产值92亿元,茶业受益人口80多万人。截至目前,安溪县涉茶项目总投资概算超过200亿元,涵盖茶工业、茶旅游、茶会展、茶机械等领域。
安溪县县长高向荣认为,安溪茶产业走到今天,虽然多项荣耀加身,但也要正视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差距。要抓好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茶商、各类涉茶产品到安溪展示交易,把安溪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茶都。
林荣溪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开始,公司先后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宣传茶文化。八马目前已是6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认证供应商,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公司。
“现在做茶的大多在三、四十岁以上,需要培养年轻人来接班。”去法国观摩了葡萄酒庄园后,魏月德回来建设了占地27亩的“铁观音文化园”。他说,“我要让大家体验和感受铁观音文化。我的目标是培养100个传承人。”
在走向世界、走向传统的同时,新一代安溪茶农茶商借助网络迅速崛起。生于1978年的苏清阳3年前开始通过“天猫商城”销售茶叶,去年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销售额每年都有三到五倍的增长,现在我们已有80多万老客户。”
生于1973年的王大游“触网”则有点“被动”。“一开始我们不抱希望,没想到几个月后,订单逐渐增多。”
为了做电子商务,王大游于2009年成立了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网上销售额第二年就达到1000万元,2011年增长到2500万元左右,今年估计可以突破3500万元。短短几年就成为安溪县网上茶商的翘楚。
“懂电脑的新一代茶农越来越多,电子商务市场广阔,安溪茶乡的未来让人期待。”王大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