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开始大规模的存放普洱茶品,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从源头开始存放普洱茶品,即表示供应市场的普洱茶品的数量会有一定降低。普洱茶进入茶企的仓库,存储数年才放出仓,以此在一定时间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而这个循环按照一般香港普洱茶店的经验需十年才能形成。因此茶企们在未来要承受这样的资金压力,而且为了让自有的普洱茶品存仓出来放入市场后有更高的“类品牌溢价”,应该会选择质量较好、有存储价值的普洱茶进行存储。
当然这个过程是循循渐进的,不过现在可以试想,未来市场上的茶品大部分为有一定“陈期”的普洱茶品,其价格就不会高企,“时光”将会廉价,我们杯中的普洱茶将更加的“和蔼可亲”。可能第一阶段是一些三年期的普洱茶品成批出现在市场,第二阶段是五年期的普洱茶品少量出现在市场,第三阶段是八年期的普洱茶品出现在市场。
有了一个相对而言的大众认可的口感,来对普洱茶品年份的判断就更为清晰。使新入市茶商有更低成本拿到有一定陈期的茶,而不是沦陷于各自斗价,让一些质量并非很好的茶品,慢慢在市场上的对比中淘汰,也让一些入仓后退仓不完善的普洱茶品在市场停止流通,亦有更多时间增强普洱茶品体验营销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普洱茶未来的仓储形态
普洱茶的最佳仓储条件是什么,茶界一直争议不断。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后的陈年普洱茶,不同人,不同地方存储,都会不同的表现,那么不同仓储,只要是大家各自喜爱的仓储都是可取的。
未来的普洱茶仓储应该是走向三个方面的:
1、家庭的仓储。各地气候不同,温湿度不同,普洱茶存储所能提供的条件不同而出现一个泛类型的仓储环境,这是普洱茶给予茶友的乐趣之一,在这里的普洱茶已拥有超出一般流通型普洱茶的含义。
2、茶商的仓储。各地茶商所处地区不同,因气候等各方面的不同,经过各自长时间的探索而出的仓储,应该是纯干仓、干仓、入仓之间不同程度仓储的总和。若有机会收到品质好的茶品,经存放而出将会有较高的“类品牌式溢价”。
3、茶企的仓储。存储在传统普洱茶市场建立的仓储中心,若能有一定量供应市场,有可能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成为衡量普洱茶年份之间的尺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普洱茶,现在普洱茶也随着人们散布在大江南北,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也使普洱茶的转化有不同的走向。华北地区(例北京仓)的气候,主要是四季分明,但整体全年湿度较为干燥,如果没有给生普洱茶一定湿度,容易出现酸味,尤其在冬天,湿度是全年最低,而普洱茶的水份在此时间会被带走过多,可能会出现酸味,在此季节需要密封保存。华东地区(例浙江仓)与华南地区(两广地区)一样,主要是湿度高,但是温度没有华南地区全年的温度高,所以此地区的普洱茶品转化程度应处于云南仓与广东仓之间,与广东仓一样,要注意每年春季的梅雨天气的高湿度侵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