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主要的茶叶审评方法
发布时间 2012-12-02 浏览 25821 次
合评价。

4、降低了对评茶人员的技术要求。由于八因子评茶法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为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但因忽视对评茶的技术要求,至使一些评茶员满于现状,不作深入的业务钻研,也失去对产制技术优劣原因的了解和分析兴趣,甚至还由于部分人的发挥,出现了毛茶验收只须干评条索和香气,湿看叶底色泽即可确定品质的观点,这些论点固然可能是根据多年工作体会而得出的,且与茶叶品质确有联系,但这并不能表明反映的就是客观实际。

感官评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茶叶品质的评判,进而对茶叶生产过程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八因子评茶法对减少评茶争议起到过作用,但误导了评茶方向,也因此对我国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一后果已经显露,尤以普通大宗茶的品质滑坡表现最明显。

三、五项评茶法是茶叶审评发展的必然

在目前我国评茶界中,不同内容的审评方法仍并存使用,这势必会造成一些混乱,因此统一评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放开。在茶叶贸易中,各方大多采取以质主化价,协商确定的方式进行交易,许多计划调拨制时期制订的标准及标准样已不被执行。茶叶的品质已直接与价格挂钩,“一分钱一分货”。因此,对审评的要求也不再仅是合格和正常了。

当前的茶叶市场已属买方市场,在近年产销疲软的情况下,名优茶的产量和效益却始终处于稳定的增长中,许多产茶区已将其作为生产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名优茶的价格高于普通大宗茶,品质也就要求高而全面,形、色、香、味任一项的欠缺均会有不良的影响,质量也不再仅是外形表现(但仍强调),对香气、滋味乃至汤色的认识和重视均已加强。运用加权的五项评茶法审评,获得的结果既具综合性,又是客观的。

五项评茶法也是与国外茶叶审评方法最接近一种,运用五项评茶法也有利于国际的接轨和交流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