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表现让我深深感到了一种秦腔艺术的悲哀!大家常谈秦腔后继乏人,其实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秦腔演员的收入太低。这就跟择业找工作一样,哪行收入高,那行人就多。秦腔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象征,不能任由市场经济来左右,必须由政府来计划干预。政府需给秦腔投资,提高秦腔演员的待遇,也需以高薪来养源。这种源,是秦腔的后继之源,是秦腔的发展之源,是秦腔的振兴之源。秦腔演员收入高了,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自然就会多起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群策群力,秦腔一定会火起来的,关键就是怕留不住人,没人愿意干!戏曲演员不同于歌星。我们称呼戏曲演员叫老师,即使他们再年轻;谁会去叫一个年轻歌星为老师?我个人一直认为,歌曲是一种娱乐,而戏曲是一种艺术!专业戏曲演员不应出入戏曲茶社演唱(陪朋友游玩演唱助兴除外),私人跟着其它剧团搭班出演另当别论。大家有机会不妨去戏曲茶社亲身体验一下当那些演着“艺术”的演员对你弯腰乞怜时你的心痛!弯腰乞怜,可能有人认为我说的过分了,我只是对那些不顾人格尊严拿艺术来肆意践踏的专业演员的一种失望!如果哪位行政要员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真的希望能对我们的艺术家们以“高薪养源”,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主力完成振兴戏曲、振兴秦腔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