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历史名茶-【佛茶】
发布时间 2012-12-04 浏览 27555 次
quo;。(北苑是当时的御茶园)九华毛峰外形扁而略屈,成佛手状,叶片略显黄绿,白毫明显,冲泡时香气高远绵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厚实鲜嫩。感通茶也应该属于这类佛茶。我曾经喝过觉得滋味甚清爽,我后来专门爬上苍山感通寺看到寺庙茶园,可惜僧人们正值午休,我不便叨扰,没有品尝最正宗的感通茶,一直让我引以为憾事。第三类,茶叶本身也为寺庙所采,虽然不是专为供佛,但是是为了僧人禅修的,也称得上是佛茶,或者禅茶。大家知道,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派别,讲究顿悟。顿悟是靠很深的戒、定修来的,为了帮助僧人持戒入定,茶叶是很好的助力。这里面以大红袍为代表。大红袍由武夷山天心寺创制,扣冰古佛也是一代茶道大师。根据《五灯会元》的记载,闽王曾拜扣冰禅师为王师,礼佛问道。禅师问闽王是否精于茶道,闽王答曰不会。禅师于是建议闽王从茶中悟些道理。后来就直接教导闽王说:“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能以茶来论道,不就是茶禅一味的境界吗?所以,大红袍也是佛茶。好的大红袍茶条壮结、匀整,色泽鲜润带有宝色,部分叶面呈现蛙皮状白点,俗称“蛤蟆背”。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中央淡绿带黄,称“绿叶红镶边”。滋味浓醇,鲜爽回甘,香气高妙,冲泡九遍仍不失真味,如幽兰之气持久弥散,然而又不似软艳俗香,别有风骨在其中,所谓“岩骨花香”之气度也。那么,根据这些佛茶,我觉得要算是佛茶应该具备几个条件:1、茶叶产于佛教圣地或寺庙茶区;2、茶叶的初始用途是为了礼佛或者僧人修行;3、茶叶本身较好的体现了“清、静、和、寂、祥”的佛教特点。接下来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所谓的“开光茶”究竟算不算佛茶。我个人的意见是不算的。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词,就是“开光”。什么是开光呢?开光主要是针对大的佛教造像、佛塔等等进行的。大体的意思就是使佛像或者佛塔从外形上的意义具有内涵上的意义,也可以说开光后的佛像就不再是土偶泥塑了,而真正成为佛的法身或者代表。因此,开光是一个很重大的佛教仪式,要经过一系列符合佛教规定的仪轨,并且通常佛像和佛塔开光时要进行装藏或者事先装好。也就是说,按照佛教规定在佛像或者佛塔的内部不同的部位装进相应的经书、法器等法物。然后经过诵经、除秽等等仪轨,方才完成开光过程。所以,茶叶本身是没有办法开光的,它也不可能成为佛的化身。茶叶只可能被加持。加持是什么呢?灌输一种精神,使得物品具备引导作用。引导佩戴或者供养加持物的众生的信心,对佛的信心,对自悟的信心,对拯救众生的信心。具有这种信心,便应该在身、口、意方面体现佛的教诲、按照佛的思想去行为,最终使得自己的心性清明,得以了解世界的规律,获得大智慧。加持物是有很大法力的,但是这个法力体现在护佑你的内心,而“心魔不生,外魔不入”。这也是我们品饮、购买加持茶的一个出发点吧。这和以茶礼佛、以茶净心修禅还是有区别的,加持茶在众生的眼里护佑的成份更大一些。被加持的茶叶算不算佛茶?这样来看有点勉强。或者说,严格说来,不是真正的佛茶,而是寄托美好愿望的茶叶。其实,我倒是觉得,不论佛茶还是加持茶,以茶入心,也都是一种修行吧?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