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茶产业转型升级 迈出精细农业第一步
发布时间 2013-01-03 浏览 25506 次
便能在互联网上查到从茶园到茶杯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包括农药使用、加工流程、生产日期等。”陈传溪介绍道。

  “不断走、看、学习,应该说,安溪茶产业集群已走在了转型升级的新发展道路上,迈出现代化精细农业的第一步。”安溪县副县长王金章认为。同时,以“茶多网”为标志的泉州茶叶网络销售正逐步成为茶叶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在永春,莉芳茶厂茶园里的茶叶在春夏草木旺盛时一度被湮没在草木丛中。“我很少用农药,周边树多鸟多,虫子一部分被鸟吃掉,一部分被太阳能诱虫器和黄色黏板等物理灭虫方式消灭。”老板谢良坡这样告诉记者。生产有机茶、生态茶,其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茶园内,不远处还有一个人工池,颇有茶庄的味道。

  培育茶产业人才 力冲千亿产业

 “像法国这样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有许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参加农事生产,相比之下,我们的茶农们受教育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这正是制约安溪茶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大因素。”王金章一针见血。因此,不管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安溪茶学院的创建就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座里程碑。这意味着泉州茶产业的发展将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有希望走上更为现代化的精细农业和工业化发展道路,长此以往,还能沉淀出一份属于铁观音茶文化

  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跳出安溪铁观音做大中国茶都。未来,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有了做大做强的具体思路。“一方面要扶持一线茶品牌做大,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投入,将茶产业向深加工延伸。”林荣溪说。王金章表示,政府应该继续充当“保姆”这个角色,继续在质量监管、扶持龙头企业、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输送产业人才等方面下苦功夫,泉州茶产业集群才有希望成为一个千亿集群。

记者手记:做有文化的“绿巨人”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产业集群,现在的泉州茶产业就好比一个肌肉线条鲜明的大个子,给人以安全感。但如果他又是一个有文化的“绿巨人”,每一句话都说得恰到好处,就会让人打心眼里喜欢他,他的形象也会更为高大,更受欢迎。

  如今的泉州茶产业,正在努力发掘文化底蕴。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展示的茶文化历史、散发着浓烈韵味的茶艺师们功夫茶艺表演、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等等,无疑都是这个“绿巨人”学识渊博的表现。

  发掘的同时,还有兼容并蓄。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的引入,将给“绿巨人”打下更为鲜明的文化烙印。安溪人的构思就是要让茶庄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旅游观光的大卖点,让消费者走进茶庄,看茶树嫩梢,闻茶香芬芳,体验整个制茶过程,再喝上一杯最原汁原味的铁观音,以游玩的心态品读茶文化。回家之时,买些茶具、茶根木雕等留作纪念,再捎上些铁观音,与友人共品,让更多的人知道铁观音,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茶庄。这就是一条茶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的新道路。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