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州…白砂糖、黑砂糖、皿、茶碗之手之恶物出。
所谓“皿、茶碗手之恶物”,即漳州窑系的陶瓷。由此可见,制作茶道用的点心所使用的砂糖和怀石料理用的器皿、闻香用的香盒、点心盘、插花器等漳州窑陶瓷曾是堺市进口的主要商品。还必须一提的是,堺市海商伊势屋在1592年就获得了丰臣秀吉的朱印船贸易的许可。
五、甬堺之间的禅林组织网络
中日两国的海商之所以要归依禅寺,是为了通过中日禅林的组织网络获得有关国际信息和国际信誉。
众所周知,宁波是中国的“东南佛国”, 而堺市在日本则有“泉南佛国”之称。从堺市到宁波之间的东海太平洋贸易航线上的沿线港口,禅宗寺院犹如灯塔般地一个接着一个。从堺市南下,阿波的抚养港有胜瑞馆的见性禅寺,土佐的浦户港有吸江禅寺、雪溪禅寺,日向的油津有安国禅寺,坊津有海印禅寺。这些禅寺均为临海济宗。
在宁波港附近,有被称为“东南佛国”的宁波临济宗天童禅寺、舟山地区的普济禅寺和杭州径山万寿禅寺。日本的圆尔辨圆禅师于1235年至1241年7月在径山万寿禅寺师从无准禅师学禅,回国后创建了京都临济宗东福禅寺和博多承天禅寺,并把京都万寿寺改成禅宗,更名为“万寿禅寺”。
1465年由兵库起航的遗明船于1467年抵达宁泼,同船的日本僧有临济宗的桂庵玄树和同为临济宗的相国寺画僧雪舟等杨。雪舟乘同船于1469年回到了堺市港,而1473年乘民间贸易船回国的桂庵玄树却于1478年接受了承包了琉球贸易的管理权的萨摩、岛津氏的邀请。琉球的禅宗寺院圆觉禅寺,是1458年8月8日到达琉球的京都临济宗南禅寺禅僧芥隐承琥,在琉球国王尚真皈依佛门后于1492年创建的。
《蔗轩日录》还记裁了海会禅寺参与遣明船贸易的情况。包括堺市港在内的东西约321米,南北约856米的范围内,土地都是海会禅寺的庙产。乘坐1476年由堺市港出发的遣明船前往宁波的堺市海商金子西,曾是临济宗建仁寺天润庵掌管事务的禅僧,法名宗悦。他和海会禅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坐1483年堺市港出发的遣明船的禅僧东归光松、东曜利寅、光精待者和堺市海商药行老板五郎次郎,都和海会禅寺有着密切的关系。五郎次郎的儿子出家在建仁寺福聚院当和尚。由此可见堺市海商和禅宗僧侣之间的盘根错节的关系。
禅宗僧侣之所以能代替海商来撰写贸易文书,是因为日本当时处于册封体制下的汉字文化圈的缘故。1391年生于堺市的瑞溪周凤曾以京都临济宗相国寺禅僧的身份起草过外交文书。另外,据《蔗轩日录》1486年2月7日条,在堺市海商中,有人往来于堺市和九州平户之间,能“妙解唐里之语音”。
六、亚洲的大茶文化圈
东海海域是海商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交流中,宁波和堺市的禅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临济宗禅僧的作用尤为重要。受到中国茶文化影响的堺市海商,既是被称为“茶人”的文化人,又是从事海外贸易的经济人。堺市的大茶人都是有政治靠山的大商人,是他们在堺市普及了茶文化。这就是在明代被禁止的抹茶的茶文化之所以能在日本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这么说,宁波和堺市在构筑亚洲的大茶文化圈中,具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近世茶汤形式,指和现代茶道那样把茶碗直接放在榻榻米上的一种新的茶道方式。中世茶汤形式继承了禅院茶礼的做法,是把天目茶碗放在天目茶碗托上饮用的。
②三阶藏茶室,本是商店用来存放商品的三层楼瓦房,后转用为一楼准备茶水,二楼饮茶,三楼吃“会席料理”的茶楼。
③风炉饰,指的是煎茶道中用风炉和铁制茶釜烧水的方法。
④炉坛饰,是煎茶道中用地炉和铁制茶釜烧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编:《蔗轩日录》(大日本古记录),岩波书店,2001
2.伊藤幸司:《中世日本的外交和禅宗》, 吉川弘文馆,2002年。
3.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科学出版社。
4.森村健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堺市的煎茶的出现》,(《喜谷美宣先生古稀纪念论集》), 喜谷美宣先生古稀纪念论集刊行会,2006年。
5.森村健一:《15世纪后期的福建海商和日本堺市的贸易商人》,《海交史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