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建设出现新模式 “无机转有机” 成省级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 2013-01-17 浏览 25701 次
面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为何选中野黄豆草?据现场省农科院专家介绍,其一,绿肥采用野黄豆草,属豆科植物,根系有很好的固氮作用,通过光合作用达到固碳的效果,将绿肥经处理后变成茶园的有机肥,不仅满足茶树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同时也降低了茶园管理成本。其二,无机肥料直接施加在野黄豆草上,通过黄豆草生长光合作用,将给料在植物体内富集并使绿肥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无机物,达到肥力扩大的效果。其三,野黄豆草套种于茶园,收割后直接转变成肥料,被茶树吸收,减少了外界因素对茶园的影响,提高茶树的质量。

茶园管理转向有机模式

据了解,安溪县2011年入选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入选以来,安溪县加强对示范创建区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加快常规茶园转换和低效益茶园改造,促进茶园由常规管理模式向有机管理模式转变。

据了解,去年年初,安溪县设定任务,全县计划实施土壤改良示范片2000亩以上,其中,对施用有机肥料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施用符合茶园无公害生产要求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后的羊粪等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禁止使用稀土总氧化物含量超过150ppm的肥料(含叶面肥)、生长激素,禁止使用除草剂,从而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在茶园合理覆盖方面,要求选用山茅、稻草、地瓜藤、园间杂草等对茶树行间进行覆盖,改善茶园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推行茶园梯壁留草,提倡茶园梯壁种植黄花菜、爬地兰等作物。华虹茶业的做法,是实施土壤改良的一大创新。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