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安溪又在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加挂“安溪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的牌子,增加事业编制8名,明确全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主,工商局、供销社、县茶叶总公司等单位配合。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下设4个监督中队,每个中队6个人,分别从农业执法大队、工商局、供销总社、茶叶总公司抽调固定的人员组成,每个中队下辖6个乡镇。此外,各乡镇还成立了农资监管分队,由乡镇政府、工商所、农技站等单位分别抽调人员组成,分片区对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在农资供应旺季集中进行市场巡检。
创新机制提升实效
在理顺体制、整合力量的同时,安溪县还积极探索监管方式创新,构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资监管新机制,确保农资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农资监管电子与物流追踪平台。按照“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发了“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要求在安溪销售的所有农资产品都必须纳入该平台进行管理、所有农资经营单位(网点)都必须使用该平台进行农资交易、所有农资交易都必须通过该平台打印销售凭证交由农户,从而实现了农药从生产厂家-经销商-农户全流程的监管。
推行农资准入招标管理。要求农资产品(主要指农药、肥料)必须经安溪县农茶局审查合格、登记备案后,方可进入农资市场。新合作农资公司作为全县唯一有资格的农资准入申请单位,负责组织各经营公司对年度农资需求品种进行预测,向县农茶局提出申请准入的农资需求计划品种,由县农茶局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准入。对于准入的农资品种,由新合作农资公司按照比质量、比服务、比资质、比价格的“四比”要求,统一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招标,未中标的产品不得进货和销售,从而从源头上堵住禁限用、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安溪农资市场。
创建农户农资购买卡制度。全面实行茶农“农资购买卡”凭卡交易制度。所有茶农在农资经营单位(网点)购买农药,必须持有“农资购买卡”;所有农药经营单位(网点)销售农药时,也必须要求茶农出示“农资购买卡”。县、乡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机构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茶农“农资购买卡”使用情况,对没使用“农资购买卡”或使用频率少的茶农的茶叶进行重点抽检。一旦出现抽检不合格的,除给予罚款、没收违法产品外,还要对相关茶树上的茶叶进行强制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