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贵州新华磷肥厂帮扶凤
下一主题:朱泥手拉壶《凤尾壶》
此时,茶改场台东分场刚好研发成功红乌龙,并“一泡而红”从台湾红到大陆;除原有的“阿公茶”外,廖延峻一家人均投入“红乌龙”产业,他和父亲负责制茶,姐姐经营红乌龙馆,负责销售。
“茶农又回来了”,福鹿茶区因红乌龙重获新生,许多荒废和改种其他作物的田,现在又恢复种茶叶;不过,廖延峻似乎不这么乐观。
望着翠绿的茶园,廖延峻说,在红乌龙打响知名度后,包括南投、嘉义、桃园等茶区,很快就会取得红乌龙技术,接着大量生产,届时福鹿茶区就会失去竞争力。
“找到其他茶区没有的特色,还是有机会”,廖延峻说,如果红乌龙也能像“阿公茶”一样,走有机路线,红乌龙就可以像重生的“阿公茶”树一样,持续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