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蒙古煮咸奶茶的方法
下一主题:常见草茶的各种制作方
第一道程序”抱元守一”
茶须静品,性须静养。道教养生的基本要领是“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老子认为:“清静为天下正”,“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则道自来居”。抱元守一是道教静心养气之法,也称为抱元神,守真一。《百字碑》载有吕洞宾的口诀:“缄舌静,抱神定”。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这道程序是品茗前的静功。
第二道程序“调和五行”
这是指烧水候汤。古代茶人认为烧水候汤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达到调和。火炉置于地上故从土;炉内有木炭,故从木;木炭燃烧故从火;炉上放着水壶,壶是金属所制,故从金;壶内有水,故从水。候汤就是等待水沸腾,这个过程是炉中五行调和的过程,同时也是体内五行调和的过程。
第三道程序“烫杯温鼎”
道家无论修炼内丹还是外丹,都把炼器称为炉鼎。在泡茶之前,我们先烫洗三才杯(亦称茶瓯)使其提高温度,故称为烫杯沮鼎。
第四道程序“瑞草入瓯”
古人把茶称为瑞草魁,饮茶可延年益寿。把茶叶放进杯中称之为瑞草人瓯,
第五道程序“灵丹受热”
这道程序是盖上杯盖后,将杯子用力上下转圈摇动九下,使热杯中的干茶均匀升温,以利于香气的散发。
第六道程序”采气调息”
即开杯闻干茶的茶香。闻的时候应深呼吸,并注意调理体内的气息。这在道教称之为“吐纳”。吐出体内浊气吸进茶的香气,如此反复三次,每次呼气后都咽下一口津液,这样可合肾气,养元气,长真气,久而久之必使人色泽丰美,肌肤光润。
第七道程序“倾注玉液”
即开汤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