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商海,以诚为本鼎立市场
1992年,靠着6年推销茶叶的积蓄,周庆贺在广州芳村租下了一间店面,开设茶行。茶行取名“誉达”,周庆贺说此寓意深远。当年交通还不发达,收购来的茶叶要先运到福州再转运至广州,由于修路堵车等种种原因,时常出现延误交货时间的尴尬。与白茶结缘的中国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邬梦兆对周庆贺语重心长:“做人、做生意要有信誉,有了信誉才会兴旺发达。”此言周庆贺一直铭记在心,并用“誉达”作为茶行名号,时时提醒自己。
位于旱桥下的誉达茶行,面积不到30平方米,前头卖茶,后头则隔出一小块吃住,他和妻儿三人挤成一团。尽管条件艰苦,但毕竟在广州有了立足之地,夫妻俩起早贪黑、诚信经营,生意红红火火。
1994年,芳村茶叶市场二期开发,周庆贺租下一间两层的大店面,茶叶生意跃了一个大台阶。1996年,周庆贺的事业又一次飞跃,广州誉达茶叶有限公司成立,并签下了第一笔白茶销售大单,金额60多万元。
诚信、勤奋,周庆贺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市场的回报。如今的誉达企业不仅跻身广州南方茶叶市场“十强”之列,还先后在昆明、兰州、济南、长沙等1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和销售点,年销售额由几十万元增加至去年的8000多万元。誉达的产品覆盖国内三分之二省份,还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使福鼎茶香飘五洲。
事业有成,赤子深情尽社会责任
从身背15公斤茶叶闯天下,到鼎立广州茶市,周庆贺可谓事业有成、名声在外,但在家乡福鼎,曾多年来一直无人知晓。
2000年全国流通协会年会在珠海召开,福鼎市领导应邀赴会,协会向他们引荐了当时已是中国流通协会常务理事的周庆贺。“家乡人欢迎你回来投资创办茶叶基地!”家乡领导的一片真诚,点燃了周庆贺回乡创业的激情。当年,周庆贺便回到黄岗村创建有机茶基地。第二年福鼎市誉达茶厂注册成立,2003年在福鼎星火工业园区征地15亩,建起现代厂房车间,福鼎市誉达茶业有限公司孕育而生。随着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周庆贺增加注册资金,将企业更名为福建誉达茶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内茶饮料市场一直以红茶、绿茶为主导,至今未见白茶饮料产品。从2008年开始,誉达茶业公司与福建轻工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了福鼎白茶饮料,填补了国内茶饮料的空白。白茶饮料的成功研制,在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取得了新突破,有效提高了白茶原料利用率和附加值。
长期以来,福鼎茶叶企业存在小、散、乱的问题,产品质量没有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庆贺主动承担起组建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的重任,对福鼎茶企的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共同做大做强福鼎茶业。上海世博会期间,福鼎白茶作为特色的茶叶公共品牌入驻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
致富思源。周庆贺没有忘记家乡的一方水土,不仅带动茶农增收,在公益事业上,也乐善好施。几年来,周庆贺的企业为当地农村修桥铺路、学校建设、学生就学等公益事业捐款达200万元。每年春节前,他还会和妻子专程去慰问50位困难户。即便在2006年“桑美”台风肆虐,他的茶企损失达200多万元时,周庆贺依然捐款5万元,并救助3名受灾困难学生。他说:“作为一名企业家,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是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