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广州闽商周庆贺:让“
下一主题:松溪茶平乡900多万株
于是,郭盛理“狠心”砍掉了山顶上价值6000元的茶树,种上了桂花、杉木、松木等树木。
种上树木后,山腰上的茶树果然渐渐恢复了“元气”。有了这次教训,郭盛理和其他村民才明白――科学保护水土,才是种茶的硬道理。
过去由于村民不科学种茶,屏山乡曾一度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2012年,县里将屏山乡内洋溪列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茶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是其“重头戏”。去年,全乡投资501万元,坡改梯面积达150公顷,生态林封禁415公顷,造林83公顷,修建机耕路3.3 公里、截排水沟10.9公里,建设拦砂坝1座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如今,成了屏山乡村许多茶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近年来,村民按照顺口溜的意思对茶园进行改造:在茶园顶部种植防护林,在茶园中道路两边及周围种植隔离带,在底部种植林木或果树。“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从2008年起,乡里每年都为我们免费提供杨梅、桂花、樱花等套种苗木,仅去年,我就领到了桂花40株、樱花60株、杉木和松木1500株。”郭盛理说。
随着茶园植被的逐渐恢复,一条条排水沟、机耕道,一口口蓄水池的修建,让郭盛理的茶园也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郭盛理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蓄水池,如果茶树“渴”了,随时可以浇水,非常方便。过去施肥都必须选择在下雨天,如今利用蓄水池的水,晴天照样施肥。茶树得到细心呵护后,茶叶变得比原来更加肥厚,泡出的茶香气更足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