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茶、赏紫砂历来就是文人雅士之喜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紫砂感兴趣,它早已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闲暇时,品口功夫茶、把玩紫砂壶,那时,可进入一种神仙的境界。“好茶必好壶”,寻壶买壶,颇多乐趣。一位壶友说买壶讲究“眼睛一亮”,看到了,爱不释手,就买下来,精心去养,越养越好,仿佛有灵性,与壶之间,渐渐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平添品茗的无限情趣。难怪行家告诉说,壶是有生命的。
另一位壶友谈起他自己的玩壶经验。最初他也认为 只求有好茶,好壶就不必强求了;如果没有好茶,再好的紫砂壶又有何用?好比煮饭时最在乎的是米,至于锅,有那么重要吗?可是后来随着与壶接触的增多,越来越觉得喝茶本来就是追求一种境界,休闲养性,甘苦自品,怎能用米和锅的关系来比较?如果想解渴,喝矿泉水就可以了,何须解囊破财?有好茶,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紫砂壶,岂不是明珠投暗?所以,所以后来他也同其他喝茶玩壶之人一样,置办好几把壶,不同档次的茶,不同种类的茶,用不同的紫砂壶泡,品味不同的茶趣、壶趣。
一位姓赵的壶友说道,都市生活,常常让人有种烦燥不安的感觉,渴望一种安宁、惬意、有文化品位的生活方式,来调剂一下躁动的心绪。忙碌了一天,静静的品一品茶叶的清香,观赏一下紫砂壶,品味其中的文化与韵味;或去茶店,泡上一杯清茶,生津醒目,与茶友壶友探讨茶经壶道,你一言我一语,大嘴神侃,更兼天下大事,世界风云,名人轶事,生活趣闻,尽在清茶一盏中。
最后,壶友们一致认为,玩紫砂,玩茶壶,本身就要有素养,无论资格新老,知识深浅,资产多少,大家要平等对待,善意交流。收藏,是一种美育,而不是“玩物丧志”,其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极端正的人生观和收藏意识。科学选壶
我国茶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最早有关茶具的文字记载始于西晋,古往今来,现代茶具更以其式样新、名目多、做工细、质量上乘而著称。在众多质地的茶具中,贵的有金银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还有用玛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制作的茶具。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仿冒的假壶,不仅毫无收藏价值,若用来泡茶,还影响身体健康。张先生称,“垃圾壶”是市场经济下的特殊产物,而且当今的垃圾壶远多于五百年来任何一个时代。垃圾壶用泥低劣,外形恶俗不堪,有的为追求外观上的亮丽,还在砂料中掺加玻璃水、釉水,有的为了掩盖泥质的低劣,壶体上打鞋油、上蜡,显得异常光亮。这样的壶万不能买。行内人常说:制壶者“壶若其人、人如其壶,”此八字同样适用于玩壶者。选一把好壶,抵一万把垃圾壶 。通过张教授以及国家质检总局高剑锋主人对壶与健康、茶与健康的讲解,大家都对壶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选好壶,用好壶,告别“垃圾壶”,让中国的好壶惠及国人,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