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性较差,有「好喝好栽」之说。作为品种珍稀,身价不凡的
铁观音茶树叶肉厚,叶色绿润油光,成茶品质特点︰外形卷曲、紧结、重实、优美如蚵干状,身骨沉重有「重如铁」之誉;色泽鲜润,富有光泽。
铁观音内质香气清幽、细长,胜似幽兰花香,饮之齿颊留香,喉润生津,香中有味,味中有香。香气、滋味具有
铁观音品种独特的「音韵」风格。安溪
铁观音于本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在多次「名茶评比」、「茶王赛」中频频获奖,饮誉海内外,一九八六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名茶评比中,「新芽牌
铁观音」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荣获「金桂奖」,在海内外的乌龙茶消费市场上,
铁观音被经营者视为不可缺少的茶品,一些茶行(庄)、茶艺馆,多将精选的「
铁观音」作为镇行(庄、馆)之宝,用以招徕顾客。本世纪七○年代末、八○年代初在日本掀起的乌龙茶热潮中,
铁观音几乎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备受推崇。二、黄金桂其茶树品种名叫黄棪,也叫黄旦。制成乌龙茶,其商品名通常称黄金桂(或黄金贵),是一种风格有别于
铁观音的另一极品名茶,原产安溪罗岩乡,发现种植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黄棪名称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约在1860年,安溪县虎邱乡美庄村有一个青年林梓琴,娶西坪乡珠洋村女子王淡为妻。当地风俗,结婚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对月」,再回夫家时,娘家在送给新娘带回的礼物中要有一种东西「带青」(即植物幼苗),用以象征世代相传,子孙繁衍。王氏「带青」之物,即为两小茶苗,经夫妻精心培育,并经采制成茶,色如黄金,香气芬芳无比。传开以后,特以王氏名字谐音简称黄棪以表纪念。一九二五年以后,黄棪开始扩大种植。后有茶商林金泰将黄棪(用黄旦茶名),运销东南亚各国,供不应求。为进一步提高此茶的声誉,又把它别称为「黄金桂」,多为市场沿用的商品名。黄金桂品质具有「一早二奇」的特点。「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二奇」即外型「黄、匀、细」,内质「香、奇、鲜」。黄金桂外形和叶底的色泽较一般乌龙茶为黄且软薄。内质香气强烈,略似水蜜桃香,与
铁观音清幽细长的香气特点迥异;以其香气「露在其外」一闻而知的特点,故有「透天香」之誉。三、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据一九三七年庄灿彰的《安溪茶业调查》载:「此种茶发现于一八七○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山所产者。」本山种长势和适应性均比
铁观音强,本山茶质量好的与
铁观音相近似。四、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仓,无性系品种中。据1979年福建省茶科所编的《茶树品种志》载︰是萍州村张加协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发现的,由于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易于栽培,很快得到发展,适制乌龙茶,为色种高级茶。安溪四大名茶经过市场销售实践检验,不仅销量扩大,而且身价提高。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七日,西坪镇举办
铁观音茶王赛,茶王拍卖价五百克五万八千元(以下均为人民币);一九九六年五月廿五日至廿六日,在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一周年纪念活动暨毛蟹等名茶茶王赛」,毛蟹茶王拍卖价五百克六万八千元;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九日首届「魏荫杯」
铁观音茶王赛;
铁观音茶王拍卖价五百克十六万元;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日,于九六广州茶王邀请暨产品展销会上,
铁观音茶王和毛蟹茶王拍卖价五百克分别为十七万元和八万二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