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宜兴茶史与茶艺
下一主题:自古好茶与好水的不解
从此﹐乾隆帝每次出宫巡游﹐必随载玉泉水以备需用﹐而且为了避免因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而使玉泉水色味有变﹐还研究出一种"以水洗水"的办法。其法是这样的﹕先将玉泉水储于一个边上刻有分寸的大容器中﹐记住水的容量刻度﹐然后再注入其他水搅一下﹐待水定而污浊之物沉淀以后﹐再按玉泉水的容量而倒出容器中的上层水﹐这时取得之水即清澈甘纯的玉泉水﹐其"塬理"是玉泉水?轻﹐而其他水质重﹐轻浮重沉﹐故玉泉水必在上层。这种方法与陆羽分辨南零水其理如出一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而与陆羽辨水相比﹐乾隆之法又显得笨拙之极。
乾隆帝有一首《荷露煮茗》诗云﹕"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诗前还有一段小序道﹕"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之﹐玉泉水重一两﹐唯塞上伊逊水尚可相埒(相等之义)﹐……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 雪水据说比玉泉水每斗还轻叁厘﹐但雪水不常有﹐又非地下所出﹐所以不是"入品"之水。于是乾隆帝除了玉泉水之外﹐又常在夏秋之际选取荷露以作烹茶之水。
《荷露煮茗》写于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行宫﹐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建筑精巧﹐规模宏大。乾隆帝每年五月至九十月间﹐都要来此避暑﹐处理政务。而此时正是山庄湖?莲荷茂盛的时候﹐乾隆帝嫔妃相从﹐坐于"烟波致爽"﹐行于"云山胜地"﹐赏荷凤莲香﹐品荷露清茗﹐何等惬意﹐何等韵事﹗只苦了仆役们﹐捧着瓶罍﹐为他一滴一滴汲取荷叶上的露珠。此茶颇韵﹐此事极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