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祁门
红茶祁门
红茶产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祁门县一带。祁红创制于1875年,以工夫
红茶为主。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是
红茶中的佼佼者,屡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的金奖。祁门
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境内峰峦起伏,山势陡峻,林木丰茂,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00~350米的山坡与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年均气温在15.6℃,无霜期年平均为232天以上;空气湿润,相对湿度为80.7%;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尤以产茶的4~6月份雨量多,超过200毫米;土壤主要为紫色页岩等风化而成的黄壤或红黄壤,土质肥厚,结构疏松,透水、透气及保水性强,酸度适中,pH值为5~6,含有较丰富的氧化铝与铁质。特别是春夏季节,由于雨雾弥漫,饱经湿润,适度光照,使茶树
茶叶的持续柔嫩得以延长。祁红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鲜叶按质分级验收。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为了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祁红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调饮,亦颇可口,茶汤呈粉红色,香味不减,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理疗效。祁门
红茶从1875年问世以来,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珍品,久已享誉国际市场。该茶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乌沃
红茶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已出口英、北欧、德、美、加拿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山小种小种
红茶也是我国特有的
红茶。正山小种是最优质的小种
红茶。仅产于福建省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加工时独有熏焙工序,用松柴明火将
茶叶熏焙至干燥。因此茶汤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有桂圆汤味,在18世纪就远销欧美各国。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周边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现在正山小种产地仍以桐木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均有生产。产区四周群山环抱,山高谷深,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80%~85%,雾日多达100天以上,日照较短,霜期较长,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松,有机物质含量高。茶树生长茂盛,茶芽粗纤维少,持嫩性高。经过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正山小种茶,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冲水后汤色艳红,经久耐泡,滋味醇厚,似桂圆汤味,气味芬芳浓烈,以醇馥的烟香和桂圆汤、蜜枣味为其主要品质特色。如加入牛奶,茶香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甘甜爽口,别具风味。由于正山小种
红茶其独特的品质特征,特殊的生长环境,特殊的加工工艺,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