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了我们
白茶的所在。“喏,就在山腰上,很小的一块。”这位采茶女工说,前两年就发现这一块
茶叶和别的
茶叶不一样,白白的,肯定不是龙井。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
白茶!果然和龙井不一样,叶片泛着淡淡的白绿色,芽比龙井的要长一些。 这些茶到底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它真如外界传的那样,是主人嫌龙井不赚钱才种的么? 这块茶地边上,就是翁家山村的科技示范园。记者见到一位年纪稍长的农户正在自家田里采茶。一打听,他正是种植龙井43号的省级科技示范户王澍周。 “这块
白茶不是这两年种的,早在七八年前就种下了,已经是老茶树了。很小的一块,大概只有一分多地吧。种种玩的,不是像外面说的那样。你想想看,要是连龙井都不赚钱,
白茶就能赚钱吗?”王老汉觉得外面的传言很可笑。 王老汉说,“这块地已经有100多年了,土质已经变了,茶树长势没有以往好。种一点
白茶可以改善一下土的品质,可能当时只是这样考虑的吧。” 下山以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村主任翁国平。他说,这小片
白茶在5000亩龙井茶园里只占很小很小的部分,确实是七八年前种下的,不是因嫌龙井不赚钱改种的。 有熟悉的农户指引方能买到好茶 虽说一路上都有茶农向记者兜售
茶叶,可是仍然不敢轻易购买,因为,这
茶叶的确是一天一个价,光凭肉眼看,实在看不出
茶叶的真假。 翁国平自家也种了茶,他从房间里拿出了两包茶,一包
茶叶用干净的面粉袋子装着,另一包放在塑料袋里。他问,你能辨别出这两包茶的不同吗? 用鼻子闻一闻,一样的清香。拿到眼前仔细瞅,一样的细长。实在辨不出啊。 翁国平拿了两只广口杯,分别泡了一杯。记者分别喝了一口,这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来,面粉袋子里装的是300元(收购价,市场价要500元左右)一斤的,是这两天采下来的;塑料袋子里的,是600元(收购价,市场价要1000元左右)一斤的,是3月底采的。“3月底的茶要嫩一点,茶味淡,喝起来有点回甘,这两天采的茶,叶片大一些,喝起来会浓一些。” 看来,如果不是地道的茶农,很难分辨这些
茶叶之间的区别。“我们的
茶叶一般都不卖给陌生人的,直接卖给
茶叶商,一般人想买到很好的
茶叶,估计很难。除非有熟悉的农户指引,或者直接到农户家里来买。他会告诉你各种茶的区别,价格也会公道。”翁国平建议。 出了农家,纯粹的龙井很难分辩了 买
茶叶为何一定要有熟悉的农户指引? 有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出售的龙井茶肯定没有农户手中的纯粹,很多茶商从农户手中收购正宗的西湖龙井茶后,再掺上浙江龙井混卖。有些甚至从富阳、建德一带购茶,混在西湖龙井中出售。所以,只有熟人介绍,才有可能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