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商道的联系
发布时间 2013-04-15 浏览 23887 次
近喝喝潮州的功夫茶,功力即可蹿升不止一倍。

  茶是教诲商人的大师,商人只是一介学徒。

  政治就是最大的商业,乾隆转世未必愿意放弃总裁之位。相反,政治人物从商,明朝就有一未得善终者。

  都尉欧阳伦,奉命出使西城,回来时私藏一批茶叶,想发点财。朱元璋得知后,令其自杀。欧阳伦是朱元璋的女婿,身为官场中人,偏要违背朱家的严刑峻法而经商,何苦来?人家女儿守寡不守寡且不谈,你这驸马不也白做了吗?

  贵为皇亲,只把茶当成敛财之具,不把茶当处世之道,辜负茶叶一片苦心。

  既往矣?未必。现在的商人们被视为时代的脊梁,钱本不在话下,一上市,钱比刘三姐采的茶叶片还多。现在的企业家最不缺“术”,八仙过海,他们的神通已经很匪夷所思了,他们缺的是“道”,把企业做到家,但道行尚浅,茶则是他们精神修炼的门径。酒太俗,多言不利于保守商业和情感机密,饮酒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相比之下,茶自然是种更好的载体。

  于是叶公好龙,幽深的茶馆门口停满了宝马香车,美人来,权贵走,几番沧海桑田。一时间,茶被投机者用来洗刷新贵的身份,和高尔夫一样具有层层漂白的功效。

  茶道原本求的是尽善尽美,不得其法,就算茶水漫灌而过,露出的还是三代以上的黑色。当年就有外国人把茶叶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锅里的水倒掉,再一根一根地吃茶叶。现今,不少商人也还是这样,留不住嘴边的精华。

  但滚滚红尘中,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宁静过。茶之本意,在于清静六根。

  丰臣秀吉长袖善舞,推崇茶道,终使东瀛四岛茶道盛行,他就说:“唯从无底之心,方能深知茶意。”他曾依靠千利休辨别茶器,杀千利休有嫉妒的成分吧?既生瑜,何生亮嘛。千利休因茶名而身死,丰臣秀吉因杀友而遭世人诟病,苛求地讲,二人茶道未至最高层。

  茶门如佛门

  茶门如佛门,它永远温柔地敞开着,对所有人,即使入门者现在还是强盗。但混入容易,要得道就得付出不平常的功夫。茶是宽容的,也是苛刻的;既是平等的,也是孤傲的。一期一会,看你结出何等缘分?而商圈里20年来之怪现状,用茶道稍可缓解。

  刚传入北欧时,茶被怀疑对人体有害。瑞典人找了个判死刑的囚犯来喝,如果他同意每天喝几杯茶,就可以免其一死。死囚犯自然抓住这根稻草,喝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结果越活越健壮,于是这种贵族迅速走进日常百姓家。

  茶是商人自我修炼的道具——得道之具。茶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修行。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传下去,茶水均匀,中正而平和。

  韩国的李秉吉深谙茶道,朴正熙总是想找三星的差错,但李秉吉以茶道应之,其中微妙处,叹为观止,李秉吉没有做第二个千利休。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人如其茶。

  茶道不仅仅是口头的妙解,内心的澄清,也是通过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芳泽。没有盈利,谈不上茶道,盈利不够光彩,也不是茶道。捐款是一种茶道,如何捐,捐向何处也是茶道。不言之茶教给商人的是骨子里的优雅。

  富豪们“不可一日无茶”,茶是养性之妙品。好喝的东西很多,只有茶惟一贯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奥妙无穷,根繁叶茂。

  助人长寿是其中一端: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多岁,乾隆活了88岁,“尝尽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岁。历代只禁酒,而没有禁茶的。富豪中那些跳楼者、猝死者、雇凶杀人者,如果懂点儿茶,路会越走越窄吗?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生命就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除了阿拉伯王子和富庶的犹太人,几乎每个人一落地就面临脱贫致富的压力,这是个残忍的舞台。

  可以撞大运,也是实力的较量,没有一位富豪经过排练和预演。他们的自我实现要越过无数的偶然。如何做富豪,也没有现成的剧本,主角也得自找话说。滔滔的利,滚滚的名,都不是自在。

  茶道无边

  一叶茶,取自山野,小而又小,但汇聚了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喝茶先入口、再入心、后入神,其实是和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最大的和谐。诚心品茶,而不是牛饮,就是在领悟自然借助茶给人的启示。

  所以,喝茶自然需要一点机灵做成本,最后产出则是人生的大智慧。通过喝茶,通过悟道明理,整个人就为万物所养。喝茶是商人反璞归真的最佳途径,所以,师说:“吃茶去!”

  豪门最好的是茶,不妨说,喝茶就是在练功,茶道就是经商的指南。商人茶道,并不涉世外话题,相反,紧扣世道人心。有道者,举手投足处处是茶道,风流四散。茶道在身,仿佛饮水,而冷暖自知。

  譬如隐士,小隐隐于山,大隐则隐于市。道中高手可以不上榜,但不可荒废茶道,道中有榜;可以不附庸风雅,但不可以不懂风雅,不可以拒绝风雅。

  商海无涯,茶道无边。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