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辈子“茶味”站稳上海
发布时间 2013-04-17 浏览 24405 次
儿子传授制茶的经验。家里200多亩的茶山如今虽然是林宝贵的二哥在照看,但每年春秋两季制茶的时候,林宝贵都要亲自上阵。他知道,之所以在上海能站稳脚跟,靠的是10年不变的茶味,而这味道,是他用半辈子的经验积累得来的。林宝贵回想自己像儿子现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进山去开荒了,200多亩如今看起来整齐漂亮的茶园,当初全是连路都没有的荒山,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砍掉老树挖掉树根,一米米开出来的。

  对于每天和他在一起看店的儿子,林宝贵是这样看的:“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关久了,脚就软了,不让他去跑,以后就跑不起来了。 ”

  生在福建安溪,祖祖辈辈都是种茶的人,谈到茶,林宝贵有一种安全感,“就算遇上战争,也最多就是一年,打完仗人走了,又好上山去种茶,就好像吃饭一样,大家总要喝茶。 ”

  最后悔没有在上海买房

  漂泊在上海,虽然一家人在一起,可是离开茶城他就不辨东西,儿子也是一样,在上海好些年了,仍喜欢窝在茶城不出去逛街。

  茶城门口小店里的饭食时时让林宝贵的老婆抱怨:“这里的饭菜吃不惯,太油太咸,跟我们在家里吃的不一样。 ”最不习惯的就是住,来了上海10年多,林家都是租房子住,几乎每年都要搬家,最多的一年搬了3次家,最短的一次才住了68天。

  林宝贵最后悔的是没有在上海买房,当时是有机会没下手,如今,他早就望价兴叹了。

  土地就是最好的学校

  平时内向的林宝贵只有讲到做茶才会露出自信的神色,“有一次一个台湾商人带了个师傅到我们家去做茶,说要用我的茶青做他自己的茶,那师傅做茶的时候还要把门关起来不让我看,结果第二天我一喝他的茶,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花重金请来的师傅一天之后就知道自己遇到高人,走了。台湾客人的茶由林宝贵帮他做完,虽然是他没做过的台湾乌龙,但味道却让客人赞不绝口。于是,几年下来,林宝贵也开始试着用安溪的茶青制作台式乌龙,以此来带给老客人新的味道。

  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土地就是最好的学校,而家乡的茶农们就是他的同学。林宝贵在老家还有不少朋友,大家凑在一起就是喝茶切磋做茶的技术,互相提高,安溪人家家都有做茶的好手,可能也正是大家乐于经验共享的良性循环吧。

  只要林宝贵在店里,儿子林少尉得空就在边上玩电脑游戏,他也会偶尔打开股市软件看看,一位客人告诉他些消息,买进后没有及时卖出,现在套牢不少。他说,我喜欢做长线。

  林少尉已经在淘宝开了网店卖茶,“起步晚了,人家都做起来了,我们再来做就很难。 ”比起老爸的沉稳,林少尉显得有点畏难。当年,林宝贵因为自己家的茶叶给别人经销,人家最后还不出钱来,这才发狠出来卖茶,如今在网络销售的大潮中,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辨别方向了。他寄希望于儿子:“最好他能娶个老家的媳妇,将来他们两个人在这里卖茶,我回老家去种茶做茶,如果我回去,我茶的品质会更好。销售方法再怎么变化,关键还是要有好茶,别的都是假的。 ”说到这个愿景,林宝贵仿佛已经坐在了自家的院墙上,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脸上绽开由衷的笑。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