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茶茶商呼吁建电子物流平台
发布时间 2013-04-24 浏览 24566 次
和完善化,层层分流了过度集中的茶叶交易和流通。”茶商刘吉说。

  过去茶叶流通和交易主要是围绕供销社、贸易公司等形式进行,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品种茶叶的推广,但大量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多次重复物流的状况,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消费节奏和需求,随之很多新型的流通交易模式相继出现。

  例如通过淘宝、京东、甚至微博的方式发布信息,对接全省甚至全国的客户,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物流,提高了交易流通效率,同时也丰富了产销配对的渠道。高端品茶会所、连锁店、加盟店的出现也进一步完善和细分了整个茶叶市场,为更多茶叶品牌的推广提供平台。

  此外,部分省外的茶商直接到云南各地州产茶地收购茶叶毛料,也有效地避免了茶叶发至昆明再转运省外此类的重复物流。刘吉坦言,如今的茶叶市场看起来确实不像2007年时候那么“火”,不过整个市场的服务体系、交易模式却日益完善。

  信息不对称 电子物流平台是方向

  “同一批茶上市销售,昨天上海的大客户需要100万元的茶叶,我们刚发货结束,今天又有上海的客户需要3万元的茶叶,我们必须再次装货发送。”李春雷说,由于存在产销信息配对时间差,很多时候同一地点或同一发货方向往往出现类似的短时间多次重复物流的情况,本来可以一次完成的仓储、装箱、发货的流程,却要再次增加二次配送,致使茶叶物流效率低下的同时,无形中推高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目前,昆明不少茶叶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设备,但物流效率不高,且物流成本很大。李春雷建言,如果能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物流平台,汇集多家茶企茶产的产品信息和茶叶上市供应时间表,并牵头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物流配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茶叶生产企业减少物流设施、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集中资金从事茶叶生产和研发,促使茶叶产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物流平台增加云南茶叶品牌、品种的推广渠道,拓宽产品产销配对的模式,有利于云南茶企、茶叶更好的“走出去”。

  此外,茶叶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食品之一,在物流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规范茶叶物流的具体流程,避免在物流环节造成茶叶丢失、包装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茶商研制新产品降低 物流成本是原因之一

  “传统的茶产品主要是以‘茶坨、茶砖、茶饼’为主,这些初级的茶叶产品具有体积大,储运条件复杂,泡饮条件繁琐等缺点。”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质量部经理蔡昌敏介绍,目前昆明不少茶企都在大量投资研发经费,开发新型的茶叶产品,其中以“茶沫、茶膏、茶粉”为代表的新型茶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和好评,同时新型茶叶产品的问世,有利于降低茶企物流成本,提高茶企营业收入,增强整个行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以普洱茶为例,为什么普洱茶不能像速溶咖啡那样能全球通卖?根本原因就传统的茶砖、茶坨不具备像速溶咖啡那样的泡饮简便性和流通便利性,而精深加工就是解决普洱茶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使用韵达快递配送茶产品,同样的物流费用,可以配发茶膏20件,而只能配送传统茶砖10件,茶膏的利润却是茶砖的三倍以上。同时茶膏不需要撬茶、洗茶等多道程序,可以即冲即饮,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普洱茶的推广更加大众化,简便化。

  此外,蔡昌敏表示,目前云南本土中小型茶叶企业的产品流通模式较为落后,不少茶企为了规避高昂的物流成本,只能采用买方承担运费的方式交易,销售服务整体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只有进一步集中茶叶产业规模化效应,形成一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集群,引领更多的茶企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流通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原文标题:云茶经营模式转型 茶商呼吁建电子物流平台

实习记者 付毅(昆明日报)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