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服饰】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宗教】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最大的祭典“目脑”
,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天主教也曾经传入过,但没流传开。【习俗】景颇族过去最重鬼魂观念。他们认为鬼有好坏之分,有的可为人造福,有的则招灾致祸,于是盛行杀牲祭鬼魂的习俗。一家人各说各的话在景颇族中,相当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组成的。家庭成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何种语言,有传统的习惯:父亲和子女使用父亲支系的语言,母亲使用娘家支系的语言。夫妻之间尽管都能较好地掌握对方的语言,但彼此交谈仍是各说各的话,而决不放弃使用本支系语言的权利。子女与父亲说话,或兄弟姐妹间说话,都使用父亲支系的语言,若子女与母亲说话,应改用母亲支系的语言。要是祖母是另一个支系的,晚辈与他说话又得使用祖母支系的语言。不同支系的青年男女恋爱叙衷肠时,男子往往主动使用女子支系的语言,以示爱慕之心。一旦他们结了婚,又各自恢复使用本支系的语言。在学校里,哪个支系的学生多就使用哪种语言,但同一支系的学生相互交谈又使用本支系的语言。过去景颇族曾用物品来传递信息。比如,送上一块带毛的肉,表示有宣战、凯旋、噩耗等大事。小伙子爱上了某个姑娘,就用树叶包上树根、火柴、辣椒、大蒜送给她,树叶表示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树根表示思念不已,火柴喻态度坚决,辣椒喻爱得炽热,大蒜则希望同意。要是姑娘有心,便将原物奉还,倘若加上火炭送还就意味着拒绝。这种古朴的以物代言,今天仅见于某种特殊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