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溪万家茶商"触网"
下一主题:武夷茶种首搭神十上天
1963年,张天福在《福鼎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讲到:白茶制造看起来比较简单,只要经过萎凋和干燥程序。实际上是很复杂、不容易掌握得好。群众反映说:制白茶风险大,春天怕发黑,夏天怕发红,同样的茶青如制红、绿茶可以卖到一级,制白茶只能卖到二级,相差几十元,而且采工大,产量少。白茶在制造方面要打破靠天吃饭的思想,要敢想、敢干的来个技术革新。今后的方向似应从加温萎凋这一方面来研究解决……目前在国外茶叶市场白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建议在大红和水仙茶区改制一部分白茶以应外销需要……
从当时的情形看,白茶本身产量很低,通过外贸换取外汇,以至于国内很少见到白茶。根据笔者查找的福鼎地方文献资料显示,白茶产量十分有限,而且主要外销。福鼎当地一些茶农会珍藏少许白毫银针,用于平时清热解毒,肠胃不适,小儿麻疹、感冒等疾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白茶生产呈现新的发展时期。原来只能依靠日光萎凋生产福鼎白茶,现今可以利用复式萎凋、室内日光萎凋和室内热风萎凋技术,而且实现白茶不落地生产。福鼎一些茶企如品品香、天湖、银龙、芳茗、古德茶业公司致力于白茶生产专利技术的开发,生产的福鼎白茶无论从产量、质量方面都有质的飞跃,这些茶企都注重福鼎白茶的品牌树立,如今国内各大中城市都能见到福鼎白茶。
以前,国外科研机构研究白茶的保健功效,现在国内的机构也纷纷参与福鼎白茶的保健功效研究。如韩驰研究员领衔的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对福鼎白茶对免疫、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刘仲华领衔国内五大科研机构对白茶保健功效研究等。
其实,福鼎白茶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会芬香的日子已经到来。 (原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