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溪茶叶电商一年销售
下一主题:信阳好茶为何没人要
每年春秋两季新茶上市,天南海北的茶商就会像候鸟一样飞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镇就会出现难以想象的火爆和繁华。每天涌入茶市的“淘茶客”数以万计。一些外地茶商怕自己看中的茶被别人买走,甚至干脆住在茶农家里。
茶好,卖价好,感德多年来一直持续高收入。镇长陈志明说,2012年,感德全镇5.8万亩茶园产茶4500吨,产值高达12亿元人民币;当年感德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相当于安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还多。
陈志明说,感德的茶农其实只有半年忙,秋茶采摘完到来年春茶下来前,足足有半年的清闲可以享受。但是勤劳的感德人却没有享清闲,他们都在为创造更多的幸福而忙碌。
记者在槐川村认识了48岁的茶农陈两固,因为制茶手艺精湛,他2012年被县政府授予“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称号。当年因为家境贫寒,早早辍学帮家里赚钱的陈两固,现在拥有十几亩茶山。
2013年春天,陈两固在他的新工作楼里建起了制茶大师工作室。不善言辞的陈两固最大的心愿是要把春茶时收的5个徒弟带好,把自己所有的制茶经验传授给徒弟,让祖祖辈辈感德人“都会做一泡好茶”。
槐川村的陈庆芸则是安溪最大茶叶合作社的发起人,2013年成立的庆芸合作社现有821户茶农,82个联保小组,茶园面积6000多亩。见到雨夜来访的记者,陈庆芸讲起他发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
陈庆芸建立起一整套在加强风险管控基础上提高茶叶品质的制度,想通过合作社把散兵游击队的茶农打造成茶叶生产正规军,成为生产绿色感德茶的核心主流。
“感德茶是世界金牌,让全世界喝到品质最好的感德茶是感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庆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