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茶名水
发布时间 2013-06-15 浏览 27758 次
位于苏州西南约20公里的太湖之滨,分东西两座。洞庭东山是一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屹立在太湖中的一个小岛。相传是吴王夫差和西施避暑之地。据《清嘉录》记载:“洞庭山有个碧螺峰,石壁上生长着几株野茶。当地老百姓每年把茶叶采下来饮用。有一年,采茶季节到了,老百姓上山一看,茶树长得特别茂盛,大家不断地采,竹筐里放不下了,就把一部分放在怀里,鲜叶在怀里受到人体热气的作用,发出了”吓煞人“的花香。从此以后,采茶就不带篮子,都把采下来的鲜叶放在怀里,并把制成的茶叶叫做“吓煞人”,他的香气就叫做“吓煞人香”,实际上是香煞人。有一个叫朱正元的,特别精通“吓煞人”香茶的制法。有一年康熙皇帝来到太湖游览,巡抚进献“吓煞人”香茶。康熙饮后觉得香味很好,但名称却不雅,就题名“碧螺春”。被誉为“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状,幼嫩匀齐,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香气芬芳,具有清鲜的嫩青香,滋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鲜艳。叶底嫩绿匀齐明亮。当地群众把碧螺春的品质特征总结为“铜丝条,螺旋形,银翠绿,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君山银针柳毅泉君山银针与白毫银针不同,不是白茶,与银毫也不同,不是绿茶。他是黄茶中独具一格的名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湖边的君山,君山是一个小岛。关于君山的起源,有一个神话般的故事。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前往奔丧,坐船过洞庭湖时被风浪打翻。湖上漂来七十二只青螺,聚成君山,把她俩托起,她俩南望茫茫湖水,扶竹痛哭,血泪染竹成斑,经久不褪。被称为“湘妃竹”。“斑竹一枝千滴泪”成为后世爱情忠贞的象征。因为她们是君妃,就把小岛定名为“君山”。柳毅传书的故事也发生在君山。那里有一口井,名为柳毅井。井水酿酒,格外清芳,真是“柳井有泉做好饮,君山无处不宜茶。”君山银针全部用没有开展的肥嫩芽头制成,外形芽头壮实挺直,茸毛披露,色泽金黄光亮,称为“金镶玉”。香气高纯,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甜醇。虽经久藏,其味不变。在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开始时芽头在杯底直挺竖立,状似群笋出土,又如尖刀直竖。茶影汤色,交相辉映。随着冲泡次数,能三起三落,芽尖向上,在杯中悬空沉浮,甚为奇异。 黄山毛峰人字瀑黄山毛峰是烘青绿茶中的珍品,以产于风景特异的安徽黄山而得名。黄山产茶,在宋代就有“早春英华”、“来泉胜金”之说。在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中也提到它的品质“可与虎丘、龙井、蚧茶雁行。”但黄山毛峰则要到清代光绪初年才开始生产。黄山不但出产名茶,而且山上到处是名泉。如著名的“人字瀑”。用此水泡茶,能进一步展示黄山毛峰的轻香冷韵,使之更为袭人。生产黄山毛峰的茶园分布在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300多米的半山寺附近。那里的气温日平均最高只有28°C,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在3-7月比较集中,同时“山高谷深云如海,溪涧遍布湿度大,岩峭坡陡日照短,松树密林水土好”等特点;“晴时早晚遇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茶树终年沉浸在云雾之中,不受烈日和寒风侵袭,因而芽叶肥嫩,有效成分含量丰富,香气馥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甜。冲泡五六次茶味香气仍存,特级黄山毛峰形状细嫩,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泽嫩绿微黄油润,似像芽色。汤色清澈明净,叶底肥状,黄绿鲜嫩有活力,有的还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笋”。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稍。采回后还要经过拣剔摊放,再进行初制。黄山初制工艺简单,但高温杀青,要求杀透杀匀。毛火温度先高后低,老火低温长烘为形成优异的香微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复火温度又略提高,并趁热装箱,利用热物理作用充分发展黄山毛峰的香味。 雁荡毛峰大龙湫雁荡毛峰属于烘青绿茶中的名茶。产与浙江省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雁荡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括苍山的支脉;著名旅游胜地。素有一百二是峰,七十二院,三十六洞,四十六溪风景点。山顶有湖,芦苇丛生如荡,每年秋季北雁南飞时,常宿于此,故名“雁荡”。山上有龙湫瀑布高约190米,劈空下泻,如天花乱坠,微风拂来,摇曳多姿。北宋时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天下奇秀,无逾此山。”雁荡毛峰名茶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雁湖等海拔八百米左右的高山上。尤以龙湫背所产最佳。雁荡毛峰又称雁荡云雾,外形条索细紧,芽毫隐现,色泽绿润。汤色浅绿浓香扑鼻,余香不绝,滋味浓厚鲜醇,叶底细嫩,芽叶成朵。雁荡毛峰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特等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上等一芽一叶、两叶,不同一芽两叶和一芽三叶初展。 武夷岩茶九曲溪武夷岩茶是半发酵的乌龙茶类中的名茶。因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的岩石上而得名。武夷山不仅是福建省的第一名山,而且已发展成为国际旅游胜地。它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接壤的崇安县境内。有三十峰,九十九奇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蜿蜒十五华里,贯穿山中,有三弯九曲胜景。每曲又有独特的风光。悬崖高耸,坑峪幽深。佛殿寺院,罗列其中。峰边岩山,修筑梯园,种植茶树,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是武夷茶区的特点,也是武夷岩茶的由来。茶树生长在群山岩石之中,九曲溪流之上,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大。岩石风华后的土壤含矿物质特别丰富。加上落叶的有机质,对茶叶有效成分的积累极为有利。所产岩茶的香气滋味,风味独异,深受消费者的酷爱。尤其是天心、慧苑、天游、曼陀、茗石、竹窠、兰谷、庆云八大名岩所产的岩茶,在国内外市场上最为著。 莫干黄芽剑池水莫干黄芽是黄茶类的名茶,也有部分绿茶。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上茂林修竹,气候凉爽,也是名茶的理想产地。它是巍峨的天目山脉插入浙西平原的支脉。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吴王派遣干将和他的旗子莫邪到山上铸造了一对雌雄宝剑,锋利无比。铸成后在瀑布下面的水池边磨剑。后来为纪念他们,就把这座山称为莫干山,瀑布下面的水潭称为剑池。宝剑送到住在苏州虎丘的吴王,在虎丘路旁的一块石头上一试,就把石头劈开一条缝。这块石头就叫做”试剑石”,至今仍躺在那里供游人欣赏。据《莫干山志》记载,莫干山茶的采制极为精细,在清明前后采制的称为芽茶。因嫩芽色泽微黄,茶农在烘焙时因势利导,加盖略闷,低温长烘,香味特佳,称为莫干黄芽。据分析莫干黄芽中氨基酸的含量,超过其他名茶。品质特征不在于色黄,而在于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醇鲜爽。莫干黄芽的品质特征:条索细紧,形如莲心,色泽嫩黄油润,香气清鲜芬芳,汤色嫩黄明亮,滋味甘醇鲜爽,叶底芽叶成朵。莫干山所产的茶叶品质好,莫干山的泉水品质也很好。非常适宜于泡茶。清代诗僧秋谭有一首绝句云:“峰头云湿地含雨,溪口泉香尽带花;正是天池谷雨后,松荫十里卖茶家。”把莫干山山峰间的云雨、溪水香泉,谷雨后松荫下卖茶的盛况描绘的淋漓尽至,令人向往。西山茶、乳泉水西山茶是炒青绿茶中的名茶。以产于广西桂平西山而得名。西山位于桂平县城西,又称“思灵山”,或“恩陵山”。以古松多,山石奇,古迹多,泉水美著称。用乳泉水泡西山茶,如同锦上添花,茶味特佳。西山茶条索细紧匀称,色泽翠绿光润,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味浓厚鲜醇。据《桂平县志》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霞,故味甘爽,而气芬芳,杭州龙井未能逮也。”乳泉位于西山“飞阁寺”左下侧,是个二尺见方的泉眼。泉水温度四季保持在20-22oC,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软水。与杭州虎跑泉一样,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所以冲泡的茶汤香味醇厚甜爽。 齐云瓜片淮源水齐云瓜片是半烘干片状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安徽金寨其云山而得名。瓜片原为六安特产,又称“六安瓜片”,金寨和霍山建县后,产区便包括三县。瓜片简称片茶,是锅炒杀青的散茶。叶形像瓜子,并不是大小像瓜子。古代六安产茶饼,也叫片茶,是蒸气杀青的紧压茶。齐云山也叫期头山,在金寨县麻埠附近。产于齐云山高山的瓜片,叫内山茶。产与低山和山下周围的叫外山茶。以上上黄石、黑冲和蝙蝠洞所产的最著名,称为“道地瓜片”。蝙蝠洞口生长的茶树特别高大,像巨伞盖在悬崖上。洞中栖息着无数蝙蝠,经常在茶树上撒粪,粪中含丰富的磷质,对提高瓜片的香味极为有利。瓜片茶外形似瓜子形,叶缘微白背卷,色泽翠绿起霜。内质清香芬芳,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澈,叶底黄绿明亮,耐冲泡。主销安徽、河南、山东淮河流域一带。唐代刘伯刍以淮河水为天下第七。陆羽则评桐柏淮源为第九。淮源为产区,淮河为销区。水质当以上游为佳。 天台华顶千丈瀑天台华顶为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浙江天台山最高峰华顶而得名。天台山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所以又名华顶云雾茶或天台云雾茶。“雾浮华顶托彩霞,归云洞口茗奇佳”更为世人所传颂。天台山峰峦重叠,雄伟壮丽,名胜古迹,遍布其间。著名的天台八景:“赤城栖霞,双涧回潮,石梁飞瀑,寒岩夕照,桃源春晓,琼台夜月,清溪落雁,螺溪钓艇”中就有双涧、飞瀑、清溪、螺溪四处是名泉名水。尤其是石梁飞瀑,一泻千丈,所以又名“千丈瀑”。唐代诗僧灵彻有一首赞美天台华顶的诗云:“天台众峰处,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其中。”确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翻浪头”的清凉世界。每年谷雨后立夏前采摘细嫩芽叶制成的华顶云雾茶,条索细紧弯曲,芽毫壮实显露,色泽绿翠有神,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具有高山云雾茶的天然品质。宋代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山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翠满袈裟。” 天尊贡芽十九泉天尊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原名天尊贡岩茶。因产于浙江桐庐县歌舞乡天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桐庐产好茶,早在三国时的《桐庐采药录》中就有记载。“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搪代陆羽的《茶经》“人之出”中也说:“浙西以湖肿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山谷,与衡州同。”境内 “两岸画山相对立,一脉秀水逶迤来”的七里垅、严子陵、钓台附近,严陵滩水,曾被陆羽评为天下第十九,认为比雪水还好。“天下第十九泉”的碑亭,在此地保存至今。天尊贡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轻采轻放,朵朵完整。茶蓝用布遮盖,避免日晒。每公斤干茶约需五万个芽叶。在加工过程中十分讲究“薄摊吐芬,小锅保色,轻揉理条,造型提毫,低温长炒,发扬传统。”天尊贡芽外形细嫩秀丽,色泽绿润,白毫显露,形似寿眉。清香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