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诗僧秋谭有一首绝句云:“峰头云湿地含雨,溪口泉香尽带花;正是天池谷雨后,松荫十里卖茶家。”把莫干山山峰间的云雨、溪水香泉,谷雨后松荫下卖茶的盛况描绘的淋漓尽至,令人向往。西山茶、乳泉水西山茶是炒青
绿茶中的名茶。以产于广西桂平西山而得名。西山位于桂平县城西,又称“思灵山”,或“恩陵山”。以古松多,山石奇,古迹多,泉水美著称。用乳泉水泡西山茶,如同锦上添花,茶味特佳。西山茶条索细紧匀称,色泽翠绿光润,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味浓厚鲜醇。据《桂平县志》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霞,故味甘爽,而气芬芳,杭州龙井未能逮也。”乳泉位于西山“飞阁寺”左下侧,是个二尺见方的泉眼。泉水温度四季保持在20-22oC,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软水。与杭州虎跑泉一样,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所以冲泡的茶汤香味醇厚甜爽。 齐云瓜片淮源水齐云瓜片是半烘干片状
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安徽金寨其云山而得名。瓜片原为六安特产,又称“六安瓜片”,金寨和霍山建县后,产区便包括三县。瓜片简称片茶,是锅炒杀青的散茶。叶形像瓜子,并不是大小像瓜子。古代六安产茶饼,也叫片茶,是蒸气杀青的紧压茶。齐云山也叫期头山,在金寨县麻埠附近。产于齐云山高山的瓜片,叫内山茶。产与低山和山下周围的叫外山茶。以上上黄石、黑冲和蝙蝠洞所产的最著名,称为“道地瓜片”。蝙蝠洞口生长的茶树特别高大,像巨伞盖在悬崖上。洞中栖息着无数蝙蝠,经常在茶树上撒粪,粪中含丰富的磷质,对提高瓜片的香味极为有利。瓜片茶外形似瓜子形,叶缘微白背卷,色泽翠绿起霜。内质清香芬芳,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澈,叶底黄绿明亮,耐冲泡。主销安徽、河南、山东淮河流域一带。唐代刘伯刍以淮河水为天下第七。陆羽则评桐柏淮源为第九。淮源为产区,淮河为销区。水质当以上游为佳。 天台华顶千丈瀑天台华顶为半烘炒
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浙江天台山最高峰华顶而得名。天台山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所以又名华顶云雾茶或天台云雾茶。“雾浮华顶托彩霞,归云洞口茗奇佳”更为世人所传颂。天台山峰峦重叠,雄伟壮丽,名胜古迹,遍布其间。著名的天台八景:“赤城栖霞,双涧回潮,石梁飞瀑,寒岩夕照,桃源春晓,琼台夜月,清溪落雁,螺溪钓艇”中就有双涧、飞瀑、清溪、螺溪四处是名泉名水。尤其是石梁飞瀑,一泻千丈,所以又名“千丈瀑”。唐代诗僧灵彻有一首赞美天台华顶的诗云:“天台众峰处,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其中。”确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翻浪头”的清凉世界。每年谷雨后立夏前采摘细嫩芽叶制成的华顶云雾茶,条索细紧弯曲,芽毫壮实显露,色泽绿翠有神,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具有高山云雾茶的天然品质。宋代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山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翠满袈裟。” 天尊贡芽十九泉天尊贡芽是半烘炒
绿茶中的名茶,原名天尊贡
岩茶。因产于浙江桐庐县歌舞乡天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桐庐产好茶,早在三国时的《桐庐采药录》中就有记载。“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搪代陆羽的《茶经》“人之出”中也说:“浙西以湖肿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山谷,与衡州同。”境内 “两岸画山相对立,一脉秀水逶迤来”的七里垅、严子陵、钓台附近,严陵滩水,曾被陆羽评为天下第十九,认为比雪水还好。“天下第十九泉”的碑亭,在此地保存至今。天尊贡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轻采轻放,朵朵完整。茶蓝用布遮盖,避免日晒。每公斤干茶约需五万个芽叶。在加工过程中十分讲究“薄摊吐芬,小锅保色,轻揉理条,造型提毫,低温长炒,发扬传统。”天尊贡芽外形细嫩秀丽,色泽绿润,白毫显露,形似寿眉。清香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