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发力重塑“天山绿茶”品牌
发布时间 2013-06-19 浏览 28174 次
茶”沉沦,显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局面。

  “"天山绿茶"要重新崛起,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扶持。”郑康麟表示。

  “茶是平安茶。国泰民安人们才会有闲情品茶。现在是发展茶叶最好的时期。你看现在家家户户,谁家里没有一套茶具?”在傅佛华看来,蕉城区重塑“天山绿茶”品牌,显然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打造品牌,先从质量抓起。品种改良和生态茶园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天山绿茶"香味独特,在于品种特殊,生长周期与别的茶叶不一样。”傅佛华认为,必须改良提升茶树品种。

  这一观点,得到了郑康麟的认同。“一方面我们抓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组织茶技人员到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面寻找老茶树,通过无性繁殖,维护"天山绿茶"的纯粹性。”郑康麟说。

  据统计,2004至2012年,该区每年用于新优茶树品种种植、及品牌建设的补助资金连年高涨,从最初的80万元飙升至500万元。

  “在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蕉城茶园面积从2004年的5.7万亩发展的现在的13.1万亩,新品种茶园从无到现在的5.5万亩。先后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园、福建省天山绿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金观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高标准茶园示范区等五个全国、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郑康麟说。

  与此同时,该区先后出台《蕉城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发展茶产业的十条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并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生态茶园开发、贷款贴息、清洁化厂房建设、品牌建设等工作,为茶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加大推广茶叶"五新"技术,把标准化生产与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特色天山名优茶系列产品,加强各类茶叶科技创新培训,促进茶叶精深加工,突出产业重点,强力打造"天山绿茶"公共品牌。”郑康麟说,一系列努力下,全区茶叶产值从2004年的1.32亿元到现在的6.6亿元(不含加工产值),23万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从574元提高到2869元,占当年茶农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0%。

  编后

  近年来,在培育茶叶地域公共品牌上,我省各级茶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智力,强力打造提升公共品牌。茶叶公共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有力促进了茶产业的迅速壮大,为茶农增收、企业快速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例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都因其知名度的提升,迅速带动培育了一大批茶叶企业发展,茶农增收,迅速壮大了当地茶产业。

  应该说,当前蕉城区在“天山绿茶”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如何在品牌建设中发动和利用协会、龙头企业的力量,如何形成政府、协会、龙头企业、茶农之间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相信如果各方能各自发挥特长,将会使“天山绿茶”品牌的建设和管理更加顺畅。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