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僅一年左右即告結業。與此同时九龍城之雅博茶坊亦於教會的背景下成立,惟祇接受教友會員,故對本港茶藝之發展,影響極為有限。而楊氏稍後於彌敦道再開設水雲莊,不久亦與真茶軒同一命運。繼之而來,雅博茶坊改於九龍塘牛津道開設茶藝館,不再以教友會員為主,以半商業的姿態出現,據聞楊氏亦有參與,其後雅博茶坊再改於亞皆老街開設門市,改以純商業形式,楊氏受聘其中。其間新派茶藝館,則有陳氏學生佐治周開設茗趣坊,而茶藝樂園可謂人才輩出,先後在銅鑼灣﹑尖沙嘴﹑元朗﹑及清涼法院等地開設分店,皆由陳氏學生主理,此外世業茶事之顏文正先生,亦把老式之顏奇香茶莊改作奇香茶坊,並邀得茗集之發起人王漢堅先生教授茶藝興趣課程,稍後並結合愛茶人仕組成大觀茶居,王氏亦於此教授茶藝。大觀茶居有一與別不同之處,即每星期日,由唐健垣先生演唱南音,引來知音,為茶藝界平添逸事,惜未幾便由葉榮枝先生接手,易名樂茶軒,唐先生亦於樂茶軒演唱數回後易地演唱。葉氏後於杏花村、山頂﹑沙田及佐敦等地再多設分店。筆者於九二年應中、台茶人之邀請,在港作中、台茶事橋樑,互通有無,才有茗茶居之成立,本人肩此使命,雖貽笑大方,惟一本對茶藝之真誠,敢不兢兢業業,尋索茶事精粹,幸四方同好,有以教我。最後一提在港西區薄扶林道及新界葵涌亦各有一新派茶藝館,本人並末過訪。香港資深茶人,比比皆是,本人才疏識淺,掛一漏萬所在難免,希各方君子幸勿見笑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