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给肠子洗洗澡”的艰难转型
发布时间 2013-07-16 浏览 25459 次
: “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安利、完美这类企业,是直销的方式。另一类,是通过广告和走渠道的方式,碧生源就属于后一类。”

  保健品市场上赚钱的也正是这两类公司,由于没有理性的消费理念,往往哪个产品广告力度大,营销方式好,哪个产品就卖得好。这也是碧生源不遗余力推广的原因。

  不过,碧生源显然走过了头,弄得自己都无法控制。赵一弘在沟通会上表示,今后会控制广告的投放,逐步扭转其只做减肥产品的定位。徐华峰也认为:“受众已经对碧生源产生审美疲劳。”

  艰难的转折

  碧生源并不讳言过去所采用的销售方式,面对媒体质疑其每包茶实际成本只有4分钱时,赵一弘非常坦然。他将之归结于公司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

  缺乏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才是碧生源真正需要担心的。近几年各类减肥产品竞争激烈,碧生源上市后,又不得不摈弃过去一些游走在政策边缘的做法,例如违法广告等。碧生源急需寻求新的突破。

  赵一弘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2009年12月,碧生源收购了珠海奇佳,获得了OTC茶产品脉舒平袋泡茶。但这款降血压药品并没有给碧生源带来质的转变,反倒在广东、江苏等屡屡涉入违规宣传之中,甚至被部分省份禁售。

  徐华峰表示:“OTC产品不同于保健品,其门槛较高。碧生源如想转型到OTC市场,这是不能短期完成的。”

  2012年,碧生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赵一弘认为:“茶叶是中国企业最后希望建立全球品牌的类别,但国内却没有一家成气候的茶企,这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业内素有“七万家茶企不及一个立顿”的说法,至今茶叶仍以地域划分为主,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碧生源似乎嗅到了其中的机会,因为此前有减肥茶生产和销售的经验,公司认为会对转向普通茶有帮助。至少赵一弘认为,“碧生源的生产工艺绝对不输给立顿。”

  碧生源在对外宣传上正有意淡化其减肥品牌的形象,而宣称“草本健康的中国袋泡茶领导品牌”,几款新品刚刚于6月面世。碧生源是否会走上惯性思维的老路,一味追求广告宣传,从而忽视内在品质,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作为从泥沼中“上岸”的代表,碧生源足可以作为减肥企业被迫转型的一个样本。

  (原标题:碧生源已连续两年亏损 不避讳每包茶成本4分钱)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