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光泽县觉农干坑红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育平
发布时间 2013-08-08 浏览 24536 次
,他跑到茶山外面一看,自家的茶山就那么一小块,而周围的竹山边上、小溪旁还有许多空地荒地,多可惜呀!于是他向父亲建议:扩大茶山面积。当年冬天,全家人起早摸黑,在各自的自留山上开垦茶山。他们把自家竹山周围的所有荒山和房前屋后的空地都开垦出来,种上了茶树,茶山面积一下子扩大到40余亩。其他茶农纷纷效仿,不到三年时间,整个林场的茶山面积扩大了1000多亩。

有志于茶叶发展的肖育平清醒地看到,乡亲们每家每户的茶山面积扩大了不少,但整个茶山的管理和制茶工艺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粗加工状态,这对提升茶叶品质和开拓市场极为不利。2000年,他联合了场里7户茶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向工商部门注册了“觉龙”牌商标,拥有茶山面积200余亩,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前提下,每年限量加工干坑红茶1000公斤左右。这种做法对全场茶农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肖育平说:“喝茶,欲知甘甜,须先尝头杯茶的苦涩。”阳光下,漫山茶树层层碧绿,行行蜿蜒,微风吹来,给人以“茶人合一”的无限神思。白天,茶山风雨沐浴着他劳动的身影;晚上,灯光映照下,他翻读一张张农技报、一本本茶艺书……茶树特性、茶叶品种一一融化在那颗渴望的茶心里。他坚信:“茶山是挖出来的,茶路是走出来的。”

全面提升干坑红茶的品质,再靠过去那种简陋的家庭作坊制作工艺已远远不能适应。抱着这一想法,2011年,经理事会决定,肖育平投入80余万元,在九龙坑新建一座面积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引进从毛茶加工到精致加工的一条龙全套设备,同时申请了“QS”质量安全认证;还计划今年底用全木料构建一座古色古香的“茶生活体验馆”,让来宾自己上山采茶,在厂里参与整个制作加工过程,切身体验茶文化的高深莫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在县、乡政府搭台支持下,肖育平携带“觉龙”牌干坑红茶参加了“6·18”贸易洽谈会和武夷山海峡茶博会,在“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上荣获“银奖”;同年,参加在海南省举办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 ,《海口晚报》发表的《好茶竞艳》文章给予肯定和好评。“觉龙”牌干坑红茶受到许多客商的青睐。

追梦茶路25载的肖育平说:“干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觉醒了的茶农对干坑茶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了新认识。”他拿出干坑茶中红、绿两种佳茗,让大家细细品饮。细品之下,惊了众人,都说干坑绿茶不比“龙井”差,干坑红茶韵味好若“金骏眉”。而肖育平却平静地说:“茶叶不过是能给人饮的树叶。如果说‘金骏眉’是给高消费的人喝的,那么,我的‘干坑红茶’则是让众人喝得起的开心茶。”

“干坑茶虽然天生丽质,可目前成立的几个专业合作社,各行其是。要是能统一品牌、统一工艺、统一标准,那时的干坑茶一定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才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梦想。”肖育平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