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方山露芽"产地在长乐
发布时间 2013-08-13 浏览 25069 次
牌。查史书得知,清朝时泮野村一直属于闽县,1912年后才与侯官县合并,归入闽侯县。1934年,包括泮野村在内的闽侯六里归入长乐。林建志在村中小住,发现村里人的口音与长乐其他绝大部分地方人的口音不同。再查《唐文粹》、《闽诗传》、《福州府志》、《长乐六里志》等,得知闽县光俗里浮峰山之五虎仑也称方山,建有方山寺。而浮峰山就在泮野村,泮野村老人怕后代记不清山头名,十几年前还在浮峰山麓墙上记下各山头名,其中就有“九龙聚会浮峰上(九头龙仑),五兽存窝金峰下(五头虎仑)”。 林建志还在村里找到方山寺遗址,挖到一些唐代、宋代方砖,这些方砖上还留有“虎山”二字。 再作调查,发现周边有独特茶文化。比如,今天长乐民间仍流传“闽蛮人煮苦菜”之说,至今还采“六角仙”、“只古菜”,煎水做凉茶。这与《诗经》所言的“堇茶如饴,皆苦菜也”,《说文解字》说的“茶,苦菜也”是一致的。长乐至今方言“茶”也代表“药”,老人现在“煎药”、“吃药”还是说“煎茶”、“吃茶”。唐代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有“引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病功效极多”。另外,中国的根雕茶具是明末长乐人孔氏利用被水冲刷的根发展而来的,民间的茶炉、茶碗、火钳、茶箩、茶摊、茶担、茶盘、茶壶、茶席等茶具历史相当悠久,还保留着大量茶诗、茶话。更重要的是,林建志还在长乐找到了明朝遗留的古茶树。 唐宋贡茶为方山寺庙所种,《长乐市志》综述:南北朝时有方山寺等寺院12座,唐五代有72座,宋代有46座。这说明长乐寺庙多。 这一切证明,千年贡茶“方山露芽”的产地就在长乐泮野村。本报记者刘琳实习生章原 这幢明代院子里发现了1912年挂上的“闽侯县”门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