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品牌培育。全市针对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品牌少,品牌意识不强,对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重点引导龙头企业推进科技创新,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从生产资料供应到技术保障,再到产品分级、包装、储运等都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操作。引导省市龙头企业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农民带动力、扩大企业影响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来抓。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延伸升级蚌埠市发改委蚌埠市农委
近年来,蚌埠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先进养殖技术,创新经营模式,畜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肉类总产30.7万吨,同比增长5.47%,奶产量1.98万吨,同比增长4.2%,规上畜禽产品加工企业15家,实现产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6.6%,农民人均纯收入7674元,增长16%,增幅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延伸产业链。现代牧业投资24亿元,打造了“种、养、加、销、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的现代企业,从建成全国最大的10万亩紫花苜蓿生产基地开始,到全国最大的4万头规模奶牛生产基地,再延伸到年产鲜奶20多万吨的液奶加工厂,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人,年贡献税收5000多万元。和平乳业项目和大成食品熟食加工项目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的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增值潜力大大提升。
提升规模化水平。近几年来,全市每年安排4000万元资金用于土地流转以奖代补,全力推动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全市已建成年出栏百万只的标准化养鸡场36家;万头以上猪场7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1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400个,其中省级示范场15个,国家级示范场4个。全市畜牧规模养殖比重达63%,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95%。
创新经营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科技创新等措施,着力提升农业、延伸农业、增值农业,打造一、二、三产联动,上下游融合的产业体系。目前,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民参与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正在蚌埠悄然兴起。安徽丰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10万头肉牛养殖,以高档和牛养殖加工为重点,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协会+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实行订单生产,使原料生产、供应和产品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行封闭的全产业链化生产,形成集聚优势、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以南京雨润为龙头,带动存栏200万头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以台湾大成和大连成达为龙头,带动存栏1亿只肉禽养殖和屠宰加工;以现代牧业为龙头,带动6万头奶牛养殖和牛奶加工;以丰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30万头肉牛养殖和加工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