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说饮茶——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发布时间 2013-09-04 浏览 24673 次
此,对那些不能入世、不关心世间事的纯粹的法事,诗人发出“不如吃茶去”的感慨。由茶而禅,茶禅相通。静心品茶,是可以达到与坐禅一般境界的。朴老的这首诗后被谱成《吃茶去》曲,广为传唱。 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诗词,朴老还有许多。如朴老为《赵州禅师语录》题诗,云:“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即认为赵州禅师万语千言,只此“吃茶去”一句最出名。安上法师送碧螺春给朴老,朴老吟诗:“好参微旨赵州茶,清味领禅家”,也是讲茶禅一味。馈赠佳品见禅意茶是佛教徒的主要饮料,加上清淡,与禅相通,历来是佛教徒乃至国际佛教徒交流和馈赠的一个重要礼物。1991年,中日茶文化交流已有800年的历史。朴老吟诗:“悠悠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予以祝贺。日本高僧大西良庆108岁生日,日本人称为茶寿。因为茶字的组成笔画正好是一百零八数,“茶”字的“艹”字头为20,加上下面的八十八即是88,合起来就是108。赵朴初曾作汉俳多首,贺大西良庆长老108岁寿辰,首首不离茶,如:山茶特地红, 三年不见见犹龙, 华藏喜重逢。 茶话又欣同, 深感多情百八翁, 一席坐春风。 汉俳要求17字,五七五句式,诗中要体现季节或时间,呈梯状格式。日本的俳句不要求句句韵,汉俳是朴老的发明,句句押韵。每年春天,南方的新茶上市,朴老就能收到家乡亲戚寄来的新茶,也收到其他朋友远道寄送的名茶。即便不是新茶上市时节,朋友从外地来看他,还是选择带上一斤两斤茶叶。一次,四川大学研究佛教的陈兵教授上门拜访送一小罐茶叶给朴老,说:“茶叶不好,主要是罐上有‘万寿无疆’四个字意思好。”可见,送茶叶者,并不完全是考虑茶叶本身的味道,而是茶叶及茶器、茶具所蕴涵的延年益寿、清心寡欲禅味。朴老也不在意茶叶本身,念及的是送茶者的厚意和其中的感情,尤其是禅的韵味。朴老接过陈兵送的茶叶罐,一边脸上带着孩子气地观看,一边问陈兵的年龄,听陈兵说“白活了五十三年”,赵朴初马上转到佛门话题,连声说:“好!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今天参到了我这里!”可见,朴老谈茶是不离禅的。赵朴初不饮酒,酒席上常以茶代酒。他曾吟诗说,“不羡荆公游酒人,饮中何物比茶清?”意思是:他不羡慕王安石到处饮酒交游,而更喜欢喝清茶一杯。他在另一首诗里进一步说:“我道茶人胜酒人,饮中无物比茶清。”这个“清”字,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一杯杯清茶,是朴老心中汩汩流淌的禅河。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