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咸土能种菜,海水能灌溉
作为蔬菜家族的新成员,海水蔬菜一投放市场便成为新贵,归根到底是它的高品质:它不用化肥农药,它不占良田,不争淡水,专喝免费海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兼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绿色健康食品。”骆江兰介绍。
昔日的盐土大地上由于咸性十足,这里不长庄稼不种树,只有一种叫海芦笋的野草可以存活,那么这种野草是怎么被发现并被开发利用的呢?
早在2001年,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专家在大丰滩涂考察时,意外发现长势旺盛的野生植物,他便带回北京检测,结果显示这种植物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营养价值相当高。他随后与大丰有关部门联合进行培植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目前,在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大棚内,已进行海芦笋、海英菜、红菊苣、番杏、蒲公英、甘蓝等海水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种植,盐土农产品以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绿色保健等优势已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秀。其中番杏、菊苣两个品种已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有效填补了盐碱土地种植业的空白。
“咸土能种菜,海水能灌溉”。当地农民过去不敢相信的事情已成现实。今年50多岁的刘伟前两年承包了20亩滩涂种植海水蔬菜,当年实现纯收益5万多元。尝到甜头的老刘指着海水蔬菜田兴奋地说:“我真没想到能在寸草不生的盐土荒地上种出‘宝贝’来。”
为拉长海水蔬菜的产业链,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提供技术引导农民种植,还成功开发了系列精深加工技术。现在速冻海英菜、海芦笋饼干、天然纤维运动饮料相继投产上市,销往东南亚和上海、杭州等地。
10多年来,正是凭着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盐土大地披上了片片绿装,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蔬菜生产基地。
怪!浙江农老板长出奶油味葡萄
在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负责人向记者推荐说,这里的金品苑葡萄非常不错,在园区门口就能卖到8块钱1斤,“就连我们市里领导也会选择葡萄作为礼品赠送客人。”
穿过高大壮观的葡萄长廊,记者来到丰收大地金品苑千亩葡萄园。清凉的葡萄架下,层层叠叠的绿叶掩映着一串串、一簇簇葡萄,令人垂涎欲滴。
托起一串蓝黑色的葡萄,葡萄园老板岑建品告诉记者,这是夏黑品种。摘下一颗,捏一捏,硬硬的,咬一口,果肉硬脆,甘甜爽口。再穿过几片大棚,看见了一串串绿得透亮的葡萄。“这葡萄熟了吗?”岑建品介绍说,这是“黄秀”,熟了。摘下一颗尝一尝,果肉酥软,还有一股奶油味。
岑建品说,葡萄品质好原因很多,这里的土壤低盐分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对盐碱地上能否种葡萄产生过怀疑,后来南京林业大学和台湾的专家教授经过调研考察后,对我说不仅能种而且品质会更好!”
后来,他又从家乡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改良栽培方式,现在结出的葡萄个大、口感好,即使价格有点高,还是赢得客商青睐。“在今年8月份最忙的时候,北方不少水果批发商前来采购。有一次,5辆来自北京、山东的带冷藏装置的货车一起排队等货。”
在葡萄园里,我们一边吃着刚摘下还未清洗的葡萄,一边听岑建品讲他的故事。他来自素有“葡萄之乡”美誉的浙江慈溪,到大丰做海产品生意已有七八年,但他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有一片葡萄园。
“大概在12岁那年,一场暴雨淹没了我家的葡萄园,快要成熟的葡萄烂了一大半,父母将死藤上的葡萄摘下对我说:‘挑好的吃点吧。’现在想到父亲无助的眼神,我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辛酸。”于是,在2011年他在大丰开始了葡萄种植,“我要改变父辈们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依靠科学栽培才能做大葡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