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文化"老二分"
发布时间 2013-11-19 浏览 23097 次
非常好,澳大利亚没有这样的场所,今天晚上我们还要来这里看演出。

还有四位从比利时来参加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也来到茶摊前喝茶。他们说,早上去饭店路过这条街,闻到了大碗茶香,非常喜欢,所以下午又特意返回来,就是为了喝上一碗茶水。

据现场服务人员介绍,从8月3号到17号15天时间,大碗茶摊接待量已经突破3万人次,日接待量最高达到3000人次。由于顾客很多,大碗茶摊的营业时间已经从原来的每天早10点到晚3点半,改为到晚4点半,而且增加了服务人员的数量;但还是不能满足游人的需求,有的顾客晚上七点还特地过来,就是想喝一碗大碗茶。

老舍茶馆大碗茶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尹盛喜先生也就是大碗茶创始人、老舍茶馆的前任总经理,为了解决返程知青的就业问题,敢为人先,扔掉大栅栏办事处干部的铁饭碗,在前门箭楼西摆设茶摊,卖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既解决了知青就业问题,又解决了游人喝水的问题。这个举动在当时轰动一时,大碗茶成为北京一景,甚至还有人专门为此写了一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

斗转星移,30年过去了,老尹总已经驾鹤西去,原来简陋的小茶摊早已经变成了闻名中外的大茶馆,可是这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依旧保留到现在,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位福建来的老大爷就问工作人员“以前卖二分钱,现在为什么还卖二分钱呀?”对于这个问题,尹智君总经理很早就做出了回答,她说“茉莉花茶是老北京人最爱喝的饮品,‘大碗茶’是北京平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既是至今保留大碗茶摊的一个原因,也是通过为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回报社会,尽我们一点社会责任,同时更是要以此教育年轻的职工,记住老一代创业者的艰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企业增光添彩。”

看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在茶摊前喝茶歇脚、照相留念,谈论着大碗茶的变迁,您就知道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茶摊、一道风景,更是一处北京民俗文化的地标。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