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公务员局局长林志平介绍,评审茶叶工程师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中级茶叶工程师由市里负责审查,高级茶叶工程师则需要通过省级评审。每年一次,一般上半年开始申报,经过报名资料初审、统一培训、市/省级复审,经过层层筛选后,到下半年才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茶叶工程师的评审比评茶员、评茶师等劳动技能鉴定的考试更为严格,建立了由职业道德、学历资历、专业知识以及经历、能力和业绩等四大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尽管参评条件严格,仍抵挡不住安溪涉茶行业人才们的热情,今年共有近百人报名初审,最终40人得到现场评定的资格,35人获得职称。记者在评审会现场了解到,参与此次评审的对象有从事茶叶加工生产、茶艺表演、茶叶评审的,也有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的。他们中,有获得首届铁观音制作工艺大师称号的,也有来自茶叶龙头企业的生产厂长、部门经理,甚至是茶企董事长。
理论实践都要“硬” 建立完善的涉茶行业人才库
评审更侧重评审对象的工作实际,是此次茶叶工程师职称评审最大的特点。评委廖琼满对记者说,评审时,现场七位评委根据评审对象提供的专业技术工作简历以及专业业绩与评审对象,进行“七对一”的问答,得出客观公正的评审意见。没有一定“真本事”还真别想蒙混过关。
记者从评审资格人员简明表中发现,参与此次茶叶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评选的评审对象最长专业年限达41年,大部分专业年限也都有10多年。他们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从业经验,但面对此次评审,他们都不敢掉以轻心。“经验是经验,但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很难过关。”有着21年从业经验的某茶叶公司技术研发总监林阳顺说。为提升茶业从业人员系统专业知识水平,今年7月和8月,安溪县举办了两期非公有制企业茶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林志平告诉记者,随着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茶企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前那种单纯卖茶叶、卖服务的时代已经远去。除了茶艺师和茶叶营销人才外,茶业职业经理人、策划人、收购师、审评师等高级人才更是“一将难求”。林志平认为,通过茶叶工程师职称评审,可为茶叶企业乃至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