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接受传统正韵制茶培训
下一主题:第三届“力志御峰杯”
品茶会
烹茗赏瓷 解密茶瓷渊源
崇圣殿外,细雨初歇。大殿内,6桌典雅茶席错落摆开,席上,来自不同时代的茶器争奇斗艳,北宋(青白瓷)、南宋(青瓷)、明(青花瓷)、清(青花瓷)、近代等6个时代的瓷器标本,玲珑剔透,幽雅静穆。美人烹茗,童子诵读,茶人媒体再续茶缘,众人席间赏瓷……一派和谐与安然。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透露,近期,泉州市博物馆启动水下考古,在泉州境内421公里海岸线上的每一个村落进行考古调查,一些土质、图案具有非常鲜明安溪特征的古瓷器,得以重见天日。陈建中介绍,安溪茶瓷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远古时期,茶叶作为药物的替代品,被置于陶器内煮沸。在人类文明刚起源的远古时代,陶器的产生、茶叶的出现,为当时的人解除一些病痛。新石器之后的历朝历代,安溪龙门的青瓷、魁斗的白瓷,还有明清时龙涓、金谷、湖头一带的青花瓷,成为茶叶的包装材料。宋代,瓷器与茶叶结合出现的茶盏,龙门、魁斗等古窑址都有考古发现。陈建中说:“这种种发现,足以证明历史上,安溪茶与瓷曾经相辅相成,制瓷业曾是安溪另外一个辉煌的产业。”
既然安溪茶与瓷渊源深厚,曾经交相辉映,那么如今,茶、瓷能否再次牵手,再创辉煌?颖昌茶厂负责人张颖聪认为,安溪瓷文化资源底蕴丰富,制瓷业历史悠久,安溪现有茶资源更无须赘言,今后茶、瓷配套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