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第三届贵州省茶业经济
下一主题:第三届贵州茶业经济年
和毛菊兰一样,采茶工大多已经年过半百,而她们一般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采茶。几十年的经验,让她们一到茶叶开采期,就成了茶场的“香馍馍”。
“如今的采茶工是越来越难招,很多会采茶的都在外地打工,而本地年轻人都不会采茶。”尹海燕说。
采茶工“断层”或成未来茶业发展瓶颈
不论是台州本地还是其他地区,采茶工“老龄化”已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记者联系到位于杭州龙坞的三和翠茶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郭介绍,公司每年所招的采茶工都是40岁以上人群,年龄小一点的采茶工很难见到,而60多岁的老采茶工却非常普遍。
对于这种现象,小郭说:“采茶工的职业比较辛苦,早上起来一直到下午6点左右,基本上都是在山上采茶,有些山路比较陡峭,连站稳都不容易,有些茶树比较低,采茶工就要一直蹲着或半跪着采茶。总而言之,采茶也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有体力,更要有一定耐力,艰苦的条件使得很多年轻人对这一职业望而却步。”
小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采茶工采摘一斤鲜叶20元的价格算,采得快的采茶工每天可以采摘8斤左右,有160元的收入。采得慢的一天只有4斤,收入只有80元。
记者了解到,对于采茶工日益减少的问题,也有一些茶场开始尝试用机器采摘,但机采方式采摘的鲜叶完全不适合做高档绿茶。“绿茶品茗讲究形、色,必须经过人工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细嫩芽头作为原料。机器采摘的鲜叶适合做后期低档绿茶。”小郭说。
在记者采访的宿仙茶场和桐坑茶场,他们表达出同样的隐忧:最近5年内,采茶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5年之后,老一批的采茶工陆续退休,而年轻的采茶工没有接上,采茶工断层了,茶叶生产也要跟着断层,以后的高档绿茶或许会越来越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