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度:是指香味鲜灵程度,当开汤审评嗅香气时,第一印象是鲜度如何,如果香气鲜灵,一般纯度也好。有些花茶香气浓,但不一定鲜,也非上品,应在浓的基础上求鲜,在鲜的前提下提高浓度,这样鲜浓都具备的花茶品质才佳。在窨制中,鲜花维护好,堆薄,通花,起花及时,供氧条件好,窨制出来的茶鲜度也是好的。灵是指香十分敏锐,一嗅即感,是高档花茶必须具有的品质特征,鲜灵突出的花茶是能够补救原料上的一些不足,相反失去鲜度就会降低品质特征。为了得到鲜灵度好,工艺中采用提花,以补鲜度不足,但这样的花茶多数含水率偏高,不耐贮藏。
——浓度:是指花茶的耐泡率,香气持久耐泡为浓度好的花茶,在级别规定的用花量基础上,窨制工艺处理恰当,则其用花量多时一定会在香气的耐泡率上表现很准确。窨次多,下花量多,浓度就会高;相反则浓度低。三窨可三泡,二窨可二泡,一窨可一泡,因此目前审评一般是特级以上的特种茶要三泡,二级以上要二泡,三级以下一般一泡。实质高档茶的耐泡程度是反映品质好坏的标志,但是窨花茶适度的茶,往往容易为鲜度所混淆。所以审评高档茶的时候,不能只一泡就作出品质高低的结认,更因为茶坯品质的优质及吸香能力也有不同,浓度以头窨为主,应让头窨“吃饱”才能有底香,目前不少茶厂采用头窨重窨的办法,配花从每担32斤提高到42斤,有利于浓度的提高,但对中档以下,同是一窨花茶,下同一花量,总是下一级比上一级浓度好,这是由于一级茶坯比较粗松,容易吸收花香(粗松的茶叶组织细胞间隙大,吸香能力迅速)。因此高档茶要提高香气浓度不但头窨花量用足,还要据茶坯的质量增加窨次和下花量为宜。不少茶厂为了增加浓度,采取玉兰打底的办法,在每担茶头窨时拼入0.5—0.7斤鲜玉兰进行调理底香。借用玉兰来“引线”,把茉莉花香带起来,但打底的技术要掌握好,打得好可以达到浓而不“透底”。如果玉兰花打底过量,而透了底,反而降低品质。要提高花茶品质和香气浓度,关键是要严格选配茶坯,各级茶要逐窨下足花量,并严格按工艺规程及时处理工序作业。
——纯度:是指花香和茶香的纯正度。茉莉花茶中不能透兰及渗杂其他香味,花香味中不能有烟味及其他异味,因此在窨制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卫生,防止污染,尤其要重视起花时取净花渣及梗蒂,避免残渣发酵。这就需要及时烘焙,严格控制火候。只有认真处理,才能保持花茶的纯度。
在审评高档茶时,第一泡以鉴别鲜度为主,第二泡则着重分析浓度和纯度,在一般条件下,香气和滋味是有相关的,香气鲜——滋味醇,香气浓——滋味厚,香气低——滋味薄。